搜尋條件: 區域型

顯示第 19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9

怕老了被房東趕!年過半百夫妻「存600萬想買房」…專家4建議「這樣買」:別把存款全押在買房

tCol 2022-10-14

好房網News記者林清坤/綜合報導

怕老了被房東趕!年過半百夫妻「存600萬想買房」…專家4建議「這樣買」:別把存款全押在買房

現今房價高漲,不少資金不足的民眾便會採取租房的方式以維持生活,不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恐面臨房東不願出租給年長族群的窘境!

閱讀更多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tCol 2022-01-22

蕭婷方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爆發82例本土確診,全台7縣市都有確診足跡,不明傳播鏈與感染源持續增加中。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今受訪時直言,台灣已經無法靠精準疫調圍堵病毒擴散,只能尋求被動「減災」、難以主動「清零」,應觀察新冠病毒「流感化」的速度與趨勢,透過疫苗與抗病毒藥物,與病毒和平共處。蘇益仁強調,台灣仍有20%左右長者尚未接種基礎劑,且「65歲以上長者」及「高危險群人口」兩族群,即使接種完二劑仍有高比例重症率與死亡率,直言台灣目前還沒滿足與病毒共存的要件,呼籲民眾仍要確實防疫、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

閱讀更多

聰明買ETF,年賺30%!適合買進ETF的5個時間點,搶賺波段行情,讓你第二人生輕鬆致富

tCol 2021-11-23

楊倩琳

聰明買ETF,年賺30%!適合買進ETF的5個時間點,搶賺波段行情,讓你第二人生輕鬆致富

投資大師巴菲特:「如果你不知道該投資什麼,那就投資ETF吧!」近年「存股」成為台灣新手投資人的國民運動,相對低價、殖利率高的金融股與ETF(Exchange Traded Funds),就成為投資首選。如果你是新手投資人,或是你已經存下了一筆錢想要開始做投資,但又沒有多餘的時間自己選股,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最適合新手來投資的指數型基金ETF。

閱讀更多

50歲後想每年出國,該怎麼存旅遊基金?她靠這樣投資理財,站在人生高峰享受美好第二人生

tCol 2020-03-15

粉圓妹

50歲後想每年出國,該怎麼存旅遊基金?她靠這樣投資理財,站在人生高峰享受美好第二人生

我常說理財能力是一輩子的事,它也深深影響你一輩子,當然做任何事,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虧錢乃是兵家常事」,就像走路那有不跌倒一樣,高手都一定曾經虧過錢,但你不會因此害怕走路,所以也不要排拒學習投資理財,失敗才會有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

閱讀更多

退休投資外幣,真的安穩嗎?盤點不可不知的投資風險

tCol 2019-06-1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退休投資外幣,真的安穩嗎?盤點不可不知的投資風險

我一向主張「任何投資都不該暴露在兩種風險之上」,所以我對任何外幣投資都抱持比較保留的態度,但如今台幣已經因為中美貿易戰而瀕臨貶破32元,豈不因此而錯失了賺匯差的機會?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4/懶得理財、資金不夠?專家教你這樣買股票和基金,做好退休財務規劃

tCol 2019-05-05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4/懶得理財、資金不夠?專家教你這樣買股票和基金,做好退休財務規劃

退休後投資理財,或是為了準備退休而做的投資理財,該選擇股票、基金、ETF還是其他商品,才能有最好的賺錢效果呢?其實,這就像買鞋一樣,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才不會痛腳。我會先幫大家分析不同個性和經濟能力的人適合的投資方式,並簡介一般人較常接觸的股票、ETF、共同基金到底差別在哪裡。

閱讀更多

48歲單親媽超會投資!理財20年,帶著女兒環遊世界18國

tCol 2019-03-04

歐陽善玲

48歲單親媽超會投資!理財20年,帶著女兒環遊世界18國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對四十八歲的潔媽來說,那是少女時代的夢想,是拚命工作的動力,是持續累積財富的誘因,更是中年後認識自已、探索世界的具體實踐。三年前,她果斷離職,帶著女兒勇闖十八個國家,浪跡天涯一三六天,圓了自己的兒時美夢。

閱讀更多

基金達人「農夫投資術」 年收20%報酬果實

tCol 2018-03-15

沈瑜

基金達人「農夫投資術」 年收20%報酬果實

「叮咚!」十多年前的某日中午,白富美正在睡回籠覺,卻聞到一股怪味,原來是早晨燒的水快燒光了,嚇得她趕緊關火,所幸沒有釀災。

閱讀更多

一個研究堅持30年 幫癌症病人找到存活契機

tCol 2014-07-03

賴筱凡、周品均

一個研究堅持30年 幫癌症病人找到存活契機

他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只為了找出一個答案,用無數的實驗結果,說服不相信的人們;他找到免疫T細胞抑制分子,重燃全球醫界對癌症免疫療法的信心。他是首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美國科學家艾利森。而今年(2018),諾貝爾生醫獎於10月1日揭曉得主,由艾利森與日本的本庶佑博士共同獲得殊榮。

閱讀更多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