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郭美懿
3月山難頻傳,玉山、合歡山共有4名山友山難墜谷,遺體於3/23同日尋獲;而3/15也有17人 登山 團在攀爬奇萊山時,發生山難造成1人死亡。據消防署統計發現,自2021年起,山難事故連續3年創下新高,統計2024年至8月底為止,山難死亡人數就高達51人,創下22年來新高。發生事故年齡層以50歲到59歲的中高齡自組隊伍最多,其次則是60至69歲,專家呼籲,中高齡山友就算是爬「郊山」、「中級山」也應做好 登山 「風險管理」,包括自己當天的身體機能、天氣狀況、危險地形等。
閱讀更多
2025-01-14
國泰綜合醫院
編按:據美國《內科醫學年鑑》研究發現,只要坐超過30分鐘,患病風險就提高55%,而久坐超過90分鐘者,患病風險更是高出2倍。不僅如此,久坐會提升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死於心血管事件的機率增加90%,死亡率也增加49%,顯示久坐是造成早逝的危險因子。不過現代人因工作與生活形態使然,很難避免久坐,更缺乏運動的習慣,究竟該怎麼改善?醫師建議,透過一些日常小習慣的調整,如設定每日步數目標、通勤結合運動等,逐步提升身體與心理健康。
閱讀更多
2025-01-07
阿步(浪漫巡山員)
至今在山上所遇過的山難,多數是輕忽爬山這項運動──裝備不足、誤信標示不清的捷徑、沒準備離線地圖,還有最有問題的──網路自組團。或許是一切來得太快,在大家都還沒有準備周全就踏上這片陌生的環境,再加上網路傳播快速,很多人就開始當起伸手牌,而不去認真做功課,好像網路上得到的知識都是正確的。
閱讀更多
2025-01-03
阿步(浪漫巡山員)
很多人都對我說:「你可以選擇不要管,你也可以善盡勸導的責任就好。」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這篇文章的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慚愧〉,靈感是來自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裡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生而為人,我很慚愧」這句話很沉重,但卻很貼切地表達我心裡的感受。為什麼呢?這是我對於之前北得拉曼封山的感觸。
閱讀更多
2024-11-26
林韋伶、郭美懿
「很多人都在說50歲要退休,我說你不要太早退休,萬一不幸活到100歲,會有半世紀沒工作可以做,這是很痛苦的。若能樂在工作,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樂趣!」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日前在節目《數字台灣》中,邀請91歲崇友實業創辦人唐松章,以及96歲北海鱈魚香絲創辦人林逢寅,一同分享兩人在創業與養生的秘訣。謝金河指出,或許有人會以為早早退休才叫享福,但在他的理念中,人生有兩種寫照:一個是50歲退休、另外一個叫永不止息,「就像王永慶先生一樣,在最後一刻走完人生的旅程,我想這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閱讀更多
2024-11-12
郭美懿
內政部最新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已來到80.23歲,其中男性76.94歲、女性83.74歲,高於全球平均水準。長壽雖已成為常態,但要保持身心健康,維持運動習慣是至要關鍵。為鼓勵高齡長輩運動,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已連續11年舉辦「爺奶Color Walk」健走活動,今年不僅有近90位超過80歲的長輩參加,其中一位更是下月就要歡慶百歲華誕的99歲爺爺!外表絲毫看不出年紀的戴紀彬,將自己的長壽秘訣歸功於運動及規律生活,傲稱自己已10多年沒感冒過。他不僅長期練氣功,每天還有不同的運動課程,包括健康操、高齡肌力健身、地板滾球、瑜珈、舞蹈課等,而這次在兒子陪同下,拄著柺杖完成3公里健走,笑言:「這是我成為百歲人瑞前的挑戰!」
閱讀更多
2024-10-22
呂秋遠、曾學立、劉孟哲合著
中年,讓人重新聚焦自己,對人生及自身想法改觀的時期,為工作和家人全心付出之後,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過?呂秋遠律師在新書《中年好秋》中,透過與夥伴挑戰622公里橫跨日本的騎旅,寫下中年人的冒險與覺醒,以全新視野看待中年之路。
閱讀更多
2024-07-11
學老誌/曹賜斌 曹賜斌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抗老化醫學愈來愈熱門,它涵括抗老化生活及抗老化醫療兩大項,前者包括抗老化的餐食、運動、睡眠、營養品補充及壓力解除等,後者包括補充賀爾蒙、排除重金屬、生化檢驗與體適能檢測、客製化抗老化醫療規劃與處方及基因改造等。個人除了受整形外科醫學的專業醫師訓練,同時也是美國抗老化醫學會(A4M)會員,因此,對抗老化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與實踐。提到抗老化的實踐,雖說醫療是重點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抗老化實踐。
閱讀更多
2024-07-1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的攝護腺問題早已存在,只是一直心存僥倖,沒有積極去處理。我該慶幸是在台灣發生,還有立刻就醫的機會。萬一拖到爬富士山的路上才發生,那才真的要人命。老天似乎在對我說:「已經給你一次警告,別上富士山了,你還不放下,只好再給你來一次血尿,你總該死心了吧?」換另一個說法,其實是拿在台灣發生的「小劫」,來化可能在日本發生的「大劫」。
閱讀更多
2024-06-21
郭美懿整理
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李青樺表示,當婚姻出現問題,許多女性礙於面子,讓不穩定的負面情緒一再堆疊而不敢求助,其實從醫學角度來看,憂鬱及負面想法長期會影響到腦部功能及身體不適,應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了解及理清身心問題,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都能有效地穩定情緒,改善不適的身心。
閱讀更多
1/ 23
第 1頁,共 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