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婆、大肚男當心! 腰圍超標恐罹糖尿病

小腹婆、大肚男當心! 腰圍超標恐罹糖尿病

要遠離可怕慢性病─糖尿病上身,除了維持健康的BMI值之外,還要維持標準腰圍!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2015/10/27

根據統計,103年約有1萬人死於糖尿病,平均每小時就有糖尿病友死亡!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8歲以上的成年人疾病盛行率為12.4%(男性14.4%;女性10.3%),此外,若病友沒有好好控制病情,還可能引發失明、截肢等不可逆的傷害。

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表示,除了將病情控制好之外,維持健康體重也是關鍵。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15年糖尿病診療標準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大部分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多有肥胖困擾,而肥胖又會導致胰島素阻抗的程度。署長解釋,糖尿病人的肥胖部位,多分布於腹部,建議過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應適度減輕體重,能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的程度。

在台灣,40歲以上民眾BMI過重及肥胖比率為有5成(男性:55.6%,女性:42.7%),但是40歲以上之糖尿病友BMI過重及肥胖比率更高!竟高達將近7成有BMI過重及肥胖情形(男性:66.5%,女性:66.1%),且調查結果顯示,BMI有過重及肥胖情形之糖尿病友,沒有做任何體重控制者竟也高達6成,其中女性糖尿病友為58.9%,高於男性糖尿病友的51.3%,體重控制有助於糖尿病的血糖、血脂及血壓控制。民眾要預防糖尿病發生,就應避免肥油上身!

前述調查中更值得注意的是,40歲以上糖尿病友BMI為正常(18.5≦BMI<24),但腰圍超標者(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女性為49.8%,高於男性的13.2%,女性病友是男性病友的3.5倍以上!

署長指出,腰圍能反映腹部肥胖的多寡,藉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也是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的測量方法;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國際通用的肥胖指標,但尚無法完全反應內臟脂肪堆積的程度,因此,除了看體重、BMI,還要注意「腰圍」。

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提醒女性糖尿病友要特別注意,避免成為小「腹」婆!邱淑媞指出,不管是一般型肥胖或是「中厚」型肥胖,都是導致高血糖發生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呼籲民眾要做好體重管理,才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