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爭議》 官方、民間空氣品質監測不同調 紫爆門檻差一倍 民眾要聽誰的?

空汙爭議》 官方、民間空氣品質監測不同調   紫爆門檻差一倍  民眾要聽誰的?

黃維嘉製作的PM2.5動態圖示,遭環保署提醒標示不符官方規定。

民間將近三千個微型空品感測器,為空氣汙染監控多了一道防線。但感測結果與呈現方式和官方版本有出入,也讓官方多少感到難堪。癥結出在哪裡?

今年十月底,家住台中的創客(Maker)黃維嘉信箱裡躺了一封信,標題寫著:「請貴網站『PM2.5空汙動態地圖』確依空氣品質標準(AQI)狀態色塊標示PM2.5顏色分級,避免民眾混淆。」

 

寄件人是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信件內容進一步指出,黃維嘉製作的網站,其標示空汙狀態的色塊與環保署不同,「易使民眾混淆引發無謂恐慌,請盡速更新。」收到信後,他只是聳了聳肩,沒多說什麼。

 

黃維嘉製作的「PM2.5空汙動態地圖」,原始資料來自於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伶志與民間「開源公益環境感測網路」(LASS)合作的「微型監測與即時空品計畫」——透過全台約三千個微型感測器,監測區域的即時空氣品質(以下簡稱空品)。

 

黃維嘉將這些即時資訊整合後,以動態方式呈現,使用者因此能透過代表不同空氣品質的色塊變化,清楚看到一整年的空品趨勢。他用民眾熟知的空汙「紫爆」諧音,為他的動態地圖取名「紫豹在哪裡」。

 

官方版 比照美國,下修紫爆標準

 

收到環保署信件的人,還有陳伶志。他們的微型即時空品監測也被認定與環保署有所出入,容易造成「民眾恐慌」。對此,陳伶志只是莞爾一笑,官民之間在空品監測上的爭議由來已久, 他早就了然於心。

 

二○一六年十二月,環保署修改空氣品質預報的標準,從原本的「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改成「AQI」,其中,爭議最大的便是過去PM2.5濃度超過大於七十微克/立方公尺就算「紫爆」;但新修的指標,卻是提升到一五○微克/立方公尺才會達到。

 

此舉在當時引發民間團體不滿,質疑官方是為了讓空汙天數在帳面上看起來變少,才在指標上動手腳。

 

對此,環保署強調,修改成AQI指標是比照美國標準,雖然數值上變更了過去的「紫爆」標準,但環保署也將警示範圍調降成超過五十四.五微克/立方公尺的「紅害」。鄰國日本一樣將紅色標示為警戒濃度,超過七十微克/立方公尺,便提醒民眾注意防範。

 

不過,不論是陳伶志或黃維嘉的網站,仍舊沿用舊式「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來定義「紫爆」數值,也因此受到環保署的關切。

 

黃維嘉解釋,環保署的AQI是綜合計算多種汙染物,像是臭氧、PM2.5的混合濃度等。「我們是只標示PM2.5濃度的網站。」因此不適用AQI指標。

 

除了標示色塊的標準不同,監測數值的呈現方式也是官民之間另一個爭執點。目前環保署的PM2.5濃度是「移動平均值」(計算方式見附表),因此常讓民眾詬病環保署的汙染警示會有「延遲」的問題。

 

「現在很多學校會根據環保署公布的PM2.5濃度,來掛不同顏色的『空汙旗』,但那個數值顯示的,搞不好是昨天的汙染濃度,現在掛這個旗有什麼用?」一六年開始推動微型測站認養計畫的台中原鄉文化協會總幹事江慶洲說道,「像今年十月某一天,官方的網站晚上十點才顯示『紫爆』,但民間微型感測早在三、四個小時前就爆了。」

 

PM2.5空汙

▲點擊圖片放大

 

民間版 可掌握瞬時與極端空氣狀態 

 

初期便加入陳伶志微型監測計畫的創客鄭明威也指出,由於環保署的數字經過平均,且濃度過高時,官方測站會自動「跳機」,後端的計算上就少了這筆極端值。因此對比於微型測站,官方提供的空品數據相對不易呈現出瞬時與極端的空氣狀態,「但瞬時與極端的空氣狀態,對民眾來說才有意義,他要知道的,就是此時此刻他吸進的這一口氣。」

 

相較於官方數值會有延遲狀況,一有風吹草動便能立即呈現空品現況的微型測站,多少讓官方有些難堪。一位地方政府官員私下表示,某縣市曾經想在工業區旁裝上微型測站看看汙染狀況,還沒裝便受到內部環保局反彈,「整天都在紫爆、紅害,壓力都往環保局去了呀!」

 

直到近期,環保署終於開始思考官民合作的可能性。環保署監資處副處長王嶽斌說,官方測站所量測的是「一定範圍的空品」;微型測站反映的是小區域的「微氣候」,設置目的各有不同,後者的作用「像是類似快篩功能,能立即感知空品變化。」

 

且今年環保署將微型測站與官方測站做比對,結果也發現,雖然汙染濃度數字有落差,但「兩邊的測量在汙染濃度增減上有相同趨勢」,王嶽斌認為,微型測站的數值因此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前一陣子,我們也開始在談怎麼將雙方資料融合,讓公私協力可以在這一塊開展起來。」但他也坦言,過去微型測站常被用來質疑官方數據,部分地方政府因此對微型測站採取防備姿態。雙方長久以來處於不信任,往後要走向合作互補,恐怕還有一大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