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的「復古創新」的創業生活:首先買下一座百年茅草屋
早在1981年,當時還是家庭主婦的松場登美,和她的先生松場大吉回到了五百人不到的家鄉—島根縣大森町,當時的他們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想把「鄉村的美好」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登美女士分享提到,日本佛經常言:「山川草木皆成佛」,即為大自然當中都蘊含著佛的存在,之所以選擇回到島根縣創業,就是希望「務農的同時也能兼做事業」。
▲登美女士在家附近收成後的滿足神情。(圖片來源/熟年優雅學院影片)
她表示當初創業的理念,正是相信著「自給自足」就能創造出不一樣的文化,因此以拼布業作為起點,透過一針一線來販售服飾,並成立公司「生活研究所」、開創品牌「群言堂」。
但是回到一個連鐵路都不會經過的小鎮,又該怎麼發展起?
松場夫婦先從廣島縣撿回了一棟百年的茅草屋,進行翻修,松場登美表示,茅草屋在日本已日漸少見,他們之所以會撿回這個物件,是因為他們堅信「唯有留下來的產物,才能培育下一代的職人」,也因為這份堅持,使得他們的年輕員工懂得鋪換茅草屋頂。
▲百年茅草屋被稱之為「鄙舍」,以上為鄙舍一年之中的模樣。(影片來源/群言堂)
隨後也因為買下已廢棄數多年的舊武士房舍「他鄉阿部屋」,改造成民宿,才得以重現當年古民家的生活— 不用電燈、瓦斯,用傳統的煤炭爐起火的浴室、使用土鍋烹煮每頓飯食,登美女士也笑言,她也很意外當初用盡老本、借錢買下的「他鄉阿部屋」,在交通不便的情形下還能如此受到歡迎。
很多來自海外的客人,都是特地遠道而來,買這裡的「生活體驗」。
▲他鄉阿部屋的從無到有的改造情形,一併收錄在影片之中。(影片來源/群言堂)
低效率、低生產 意外迸發獨特的服飾價值
以拼布、服飾做為起點,意外讓松場夫婦發現這個工作的價值,「善用捨棄不要的商品,再創新製造出具有溫度的商品」,找來鄰近的婦女們一起來織拼布(隨後也成了內勤員工)、他們運用老舊的織機來織布,雖然織布效率遠低於現代化的織布機,但是卻能織出擁有不同質感的織布。
而群言堂的員工也特別走進山林,運用山林裡的植物作為天然染色的染料,將「山林調色盤」成了群言堂服飾的最佳色彩選擇。松場夫婦認為,現代的服飾製造多發包給海外,但群言堂的服飾,就是要以在地製造、在地職人進行製造。
登美女士她認為,「消費是對未來的一種投票」,她表示追求時尚的東西,往往會隨著時間而消逝掉,而她現在的夢想,就是能持續這份事業跟生活達50年。
▲群言堂的服飾會隨著季節,推出大自然樣貌的服飾設計。(圖片來源/群言堂官方臉書)
群言堂的創立 意外讓這座老化小鎮出現青年移居
不以獲利、效益為前提的群言堂,在「用人」上面也完全體現這件事。松場登美提到,有一位主動申請來群言堂實習的青年三浦類,是個無法適應都市裡即戰力需求的青年,在畢業後6年都難以找到工作。
想不到來到群言堂後,他連賣東西也賣不來、製作商品對他很困難,松場夫婦正苦惱應該要怎麼「把他放在對的位置上」,因為公司一次意外的文案需求,發現他是個會寫文章的人,松場夫婦也放手讓他去發揮。
三浦將他在島根縣大森町的所見所聞,撰寫成《 三浦編集長》報刊出版,固定寄發給VIP客戶,想不到出刊後意外受到歡迎,也受到當地的廣播節目的邀約,將文字內容轉成聲音再傳播給更多人知道。
登美女士打趣的說,《 三浦編集長》的內容大部分都跟公司沒有任何相關,但也因為這份意外的報刊,讓他們每年都蒐集到近兩百人的投稿,也幫公司蒐集了上萬份的潛力消費名單。三浦也因為到群言堂工作後,在大森町落地生根,在這個五百人不到的偏鄉小鎮,結婚生子。
因為群言堂的在地創造、在地發展,意外活化社區。登美女士表示,群言堂也以村莊裡的人事物,製作成月曆。每年固定時光會集結所有的村民,一起拍照,再將《元氣月曆》寄發給村莊裡的大家,以及在外地工作的遊子們。她不是為了這個社區才開展這項事業,但沒想到意外對社區有所影響。
▲《三浦編集長》目前已出刊至第15期,相當受到讀者的歡迎與喜愛。(圖片來源/群言堂官方臉書)
走過30年 松場登美的創業感想:人生60歲才開始
松場登美女士在分享尾聲特別提到,年近70歲的她,已經和群言堂共同走到第30個年頭。
對她來說,她覺得這段創業歷程當中,人生60才開始,她直言:「過去的失敗跟時間都是在預演人生,是直到60歲才能開心過生活。」
她認為自己能有機會來台和大家分享她的創業路,是她「一生懸命」的努力才達成的,她自己堅信著「心想事成」,對她來說創業不是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把這段過程當中培養出來的人才、職人,留給下一代。
▲現場台下觀眾提問踴躍,多數觀眾都相當敬佩登美女士的創業理念。(圖左為松場登美女士、圖右為主持人、太雅出版社總編輯張芳玲。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若更想了解群言堂的創業歷程,請參考松場登美女士的著作:《群言堂的草根生活:來自幸福鄉下石見銀山》,太雅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