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膽固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也高!中醫師勸:有這3體質的人,快喝這茶改善

壞膽固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也高!中醫師勸:有這3體質的人,快喝這茶改善

「什麼是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血脂超標對人體有何健康危害?」、「有高血脂該怎麼改善?」看著手中健檢報告,你的腦中也浮現上述疑惑嗎?中醫師表示,其實想要一甩高血脂問題,除了西醫藥物治療外,中醫辨證論治及藥膳食療,也是不錯的調理選擇!

健檢血脂超標?原來是三酸甘油酯、總膽固醇濃度過高

 

但到底什麼是「高血脂」呢?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李艾玲中醫師解釋,其實高血脂指的就是血液裡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以及三酸甘油脂超標的現象。

 

一般來說,正常人體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濃度應<130mg/dl,而總膽固醇濃度<200mg/dl。如果民眾抽血發現,上述其一或兩者超出正常值,就代表有血脂肪過高的問題。

 

且值得注意的是,血脂過高不僅會導致慢性發炎的發生、影響身體代謝機能,使惱人的代謝症候群,甚至肥胖、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找上門。

 

最重要的是,如果患者有高血脂問題卻未加以積極改善,長期下來恐將造成血管硬化、阻塞發生,使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的風險大幅提升,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高血脂問題怎發生?中醫:3體質因素是關鍵

 

血脂過高對人體健康有危害,不過高血脂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李艾玲中醫師指出,除了過度飲酒、嗜吃高油、高糖食物等因素外,從中醫觀點來看,造成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超標的原因,更與下列3大體質息息相關:

 

痰濕體質

 

成因:

 

主要與患者脾胃狀態虛弱,導致身體代謝脂質、水分的能力不佳,使吃下肚的食物變成人體無法利用的廢物,進而阻塞血管所致。

 

臨床表徵:

 

舌苔白厚、容易流汗,且汗水較黏膩、易有汗味產生。此外,這類體質者在外表上多半較豐滿、易有水腫問題。

 

血瘀體質

 

成因:

 

血瘀體質者由於本身氣血循環差,因此食物在吃下肚後,無法好好被人體運化吸收;反而產生大量代謝廢物,使血液濃度過於濃稠阻礙血管引起。

 

臨床表徵:

 

因氣血循環不佳,所以有膚色暗沉、蠟黃及膚質偏乾的問題,且同時容易伴隨有胸悶、頭暈、目眩等症狀。

 

陰虛體質

 

成因:

 

雖然和痰濕、血瘀2種體質比例相對較少,但近幾年在門診中卻也發現,因為該體質而有高血脂問題者,人數卻有逐步上升的趨勢。而仔細觀察其原因,推論應與現代人經常熬夜、作息不正常、運動量不足有關。

 

臨床表徵:

 

相較於前兩者,陰虛體質的朋友往往身材偏瘦,但肌肉量少,皮下脂肪、體脂肪、內臟脂肪偏高,也就是俗稱的「泡芙族」。除了上述特徵外,陰虛體質的人,更常伴隨有睡眠品質不穩定、身體容易燥熱、手心、腳掌心發熱,和舌苔光潔的表徵。

 

3體質都能喝 中醫推山楂烏梅甘草茶,能輔助調控血脂

 

有鑒於此,李艾玲中醫師特別推薦一款食材取得容易,且藥性相對不劇烈,只要適度調配,即適合上述3大體質飲用,能輔助調理血脂問題的「山楂烏梅甘草茶」,提供給大家做為日常保養參考:

 

山楂烏梅甘草茶

 

做法:

 

取等比例的山楂、烏梅、甘草,以清水簡單沖洗、瀝乾後,取一大鍋放入食材、加入2倍清水,以小火熬煮至沸騰;將藥材撈出、放涼至室溫,即可飲用。

 

作用:

 

山楂不但有消食積、健脾胃、代謝水分的好處,更是中醫輔助活血化瘀、降血脂的好食材。

 

而性味酸收的烏梅,則有養肝、潤肝的作用,有益協同脾胃運作的肝臟獲得滋養,幫助提升人體脾胃消化功能。至於甘草除了有中和山楂、烏梅酸味的作用,同時也有調和藥性、補中益氣的效果。

 

建議事項:

 

痰濕體質:建議除了上述材料外,不妨加入等量的茯苓,更有助於健脾祛濕、調理脾胃機能。

 

陰虛體質:可再加入等比例的麥門冬,取其養陰生津的好處,來輔助調理體質。

 

降血脂吃這些也有效!黑木耳、紅麴天然好取得

 

除了可自製中醫食療飲品輔助調理外,李艾玲醫師也提到,其實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黑木耳、紅麴等食物,對於降血脂也有不錯的幫助:

 

黑木耳:

 

能行血、活血,且富含植物性膠質,能補益陰虛、血虛。而且不論鹹、甜,各式料理方式都能輕鬆駕馭。

 

紅麴:

 

此外紅麴萃取物的降血脂作用,也是經醫界證實的成分之一。但要提醒的是,由於紅麴的成分結構和史他汀類(Statins)藥物十分相似,若民眾有服用這類藥物時,則不建議在未諮詢藥師、主治醫師下額外攝取紅麴,才不會導致肌肉痠痛等副作用發生。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延伸閱讀

濕氣大、痰濕體質容易有脂肪瘤?中醫:針灸、二陳湯去除濕氣

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關節疼痛又僵硬 中醫3大保健穴位助舒緩

濕疹皮膚癢好難受,中醫推換膚方2.0改善,留意3件事防復發

 

(本文獲「華人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