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小傑很挫折。
他在一次聚餐上,禮貌性地稱讚死黨的太太手藝精湛、能夠天天吃到這種厲害的菜色真的很幸福;也誇獎朋友的房子佈置得溫馨又好看,他也好希望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回家的路上,太太的臉色開始不太對勁,並且拒絕跟他講話,幾天後,他在Line訊息裡收到來自太太的幾句話:
「你在朋友面前說那些話,別人不會認為我是一個不會煮飯的人嗎?我不是已經很努力學煮飯了嗎?我的努力根本就白費了!是你自己叫我不用去工作的吧!你講得一副好像只有你在賺錢,難怪買不起房子……你不要回我訊息,我不會回應。」
之後的劇情不難想像,無論小傑如何解釋,太太並沒有打算聽進去。而這種戲碼,在他們的婚姻裡一再地發生……
身為朋友或家人的你,會怎麼陪伴小傑?
「啊,這就是你不對了啊!你怎麼會去稱讚別人呢?」
「有什麼委屈自己知道就好,買不起房子這種事為什麼要講出來呢?」
「去跟你太太道歉吧,以後說話小心一點……」
如果你也曾經對朋友講過這些話,我想,你一定也注意到,朋友並不會因為你這些安慰而感到寬心,反而愈加挫折、甚至關起耳朵敷衍你幾句。因為,聽在他的耳裡,你這些「苦口婆心」的語言並不是安慰,而是落井下石的毒藥……
為什麼會這樣呢?
小時候老師常常教我們:「當你用食指指著對方的時候,別忘了有四隻手指頭指向自己。」老師很認真地要我們避免指責他人,但我常常頂嘴:「不會啊!大拇指怎麼彎都不會指向自己吧?」(然後就被叫去後面罰站了)
「指責」是一種單向的表達行動。(記得:「溝通」才是雙向的互動)
當A指責B的時候,A並沒有想要與對方溝通的動機,只是將自己的情緒丟到對方身上,認為對方的所作所為是錯的、是不對的、是不夠好的。
然而,這個「不對」「錯誤」「不夠好」是奠基在誰的價值觀底下?當然是奠基在A的價值觀底下。所以,A是站在自己的世界來看待這一切的事情,當B的行動或反應不如A的預期時,指責的行為就伴隨著A的負面情緒出現了。
一個習慣性採用指責的人,身上通常有幾種特性:
1. 對情緒來源模糊
當他遇到令自己不舒服的事件時,無法辨識這些不舒服是來自於他人的冒犯?或者別人其實沒有惡意,是自己的解讀偏頗?甚至,將自己不知如何處理的情緒歸咎於是他人所引起。
2. 缺乏溝通的意願
只想片面式地傳達自己的情緒,卻沒有想與對方溝通的意願,也不知道如何與對方核對事件的細節。
3. 缺乏反省的勇氣
把情緒往他人身上丟,是讓情緒乍看之下最快獲得緩解的方式之一。因為「錯的都是別人,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所以,只需要責怪別人就是了。可是我們經常會發現:怪天怪地之後,能怪的對象都怪完了,情緒還是不舒服。
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你內心真正的想法並沒有被自己、被他人聽到。你怪完了對方,除了關係變得惡劣、別人與你保持更遠的距離,你以為別人真的減少講那些你不喜歡的內容、不再寫那些你不喜歡的文字,實際上,大家只是選擇把你「封鎖」,避免無緣無故又被你遷怒而已。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當你準備破口大罵、或者責備對方之前,記得提醒自己先思考以下四個步驟?我們以小傑太太的行為模式來做說明:
1. 我是否了解這個人?
我認識的小傑是喜歡把別人拿去做比較的人嗎?我們曾經因為家事而爭吵嗎?他是一個不把話講清楚、在別人面前酸我的人嗎?如果都不是,那當我聽到小傑這樣說的時候,我的不舒服是因為什麼?
2. 我是否足夠了解這件事?
小傑這群死黨以往的互動模式是什麼樣的?我們彼此對於晚餐、對於買屋的想法是否曾經有過什麼樣的共識?這種聚會是否本來就會有些這樣禮貌性的語言?
3. 我是否關閉了溝通的管道?
當我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是否可以先問問小傑剛剛說那些話,背後是不是意有所指?我可否試著告訴小傑,當他在那個場合講那些話的時候,其實我聽了覺得有些困窘、有些在意?然後,也請小傑試著說說自己的想法 。
4. 我是否拒絕同理對方的感受?
Line上講充滿情緒的句子後開始不讀不回,他的感受會是如何的?如果這麼做會讓他很難受,那這是我要的嗎?讓他感到難受,對我而言有什麼好處呢?
當你把這四個步驟都走過幾次之後,你會發現,當初的指責很可能只是為了抒發情緒。
情緒很重要,我不是要你忽略或否認自己的情緒,但這些情緒裡面,有很大一部分往往是來自於你不清楚對方的動機、也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才會因為覺得被誤解、不被尊重而感到不舒服。
其實,對於小傑而言,那可能是一句無心的讚美,也可能是充滿真心的羨慕。而聽在小傑太太的耳裡,卻轉譯成小傑意有所指地在羞辱她,所以覺得很灰心、很丟臉、覺得無地自容。
而這樣的情緒因為難以覺察、或者難以說出口,所以就把這些負面情緒化為怒氣,往小傑的身上投擲過去……
只要這種表達方式沒有改變,無論到後來是誰先低頭、或者如何假裝沒有這件事情的重修舊好,這種互動方式都會持續在彼此的婚姻裡一再上演,最終造就雙方的累累傷痕。
走過這樣的歷程,你會更清楚知道自己重視的到底是什麼?對方的行為背後究竟又是在想什麼?
(本文獲「愛心理」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