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非華人宿命
當一個家族累積了一定的財富,無論喜不喜歡,他都必須面對財富傳承的問題。世界上有個赫赫有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至今已經傳承第7 代,並創辦了2間世界級大學,培育了超過126 位若貝爾獎得主,在世界各地成立了70 個慈善基金會,而且家族財富持續壯大,子孫滿堂,共欣共榮,也成為了世界富豪們的財富傳承典範。
這些年裡,我總會遇到許多企業家對我說:
「財富傳承規劃?我沒什麼財富啦,簡簡單單處理就好,用不著大費周章。」
「我已經立寫遺囑,萬一我不在,我所有的財富和企業就平分給我的孩子們,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船到橋頭自然直,擔心不了那麼多!」
但家族財富傳承,真的是那麼容易一回事嗎?
美國人說:從白手起家到兩手空空需經歷三代。
巴西人說:爹富子貴孫子窮。
墨西哥人說:老子商人兒子紳士孫子乞丐。
中國人說:富不過三代。
不同的語言表達了相同的挑戰:財富傳承並不易!
全世界富豪家族八成來自家族企業
自世界第二次大戰結束後,馬來西亞歷經50 年的蓬勃發展,許多華人創一代和創二代企業家,已經來到了家族企業和財富傳承的重要關口。過去馬來西亞創業多是來自中國南下南洋白手起家的企業家,隨著70、80、90 年代大馬經濟騰飛,造就了另一批土生土長的華商企業家,數十年的打拚讓他們累積了大量的財富,當中大部分已經年過半百,如今,如何有效的把傳承財富給下一代成為了他們主要的挑戰。
一個家族如果能夠成功把企業傳承給下一代,並持續經營,就能達到財富傳承的目的。根據韓國銀行發表的《日本企業長壽的祕密及啟示》報告書顯示,日本擁有3,146 家歷史超過200 年的企業,為全球最多,更有7 家企業歷史超過了1,000 年。排在世界最古老企業前3位的都是日本企業。
日本東京商工研究機構資料也顯示,全日本超過百年歷史的企業竟達21,666 家之多。89.4%的日本百年企業都是員工少於300 人的中小企業,多以家庭為單位經營。經營範圍大部分是製作食品、酒類、藥品以及與傳統文化相關行業。這證明了日本企業家在傳承方面做得非常不錯。
在歐洲,超過200 年歷史的長壽企業也不少:德國837 家、荷蘭222 家、法國196 家。
「富不過三代」真的是華人企業的詛咒?
令人吃驚的是,一直令我們中華炎黃子孫所驕傲,擁有5 千年文化滔滔大國─ 中國,現存超過150 年歷史的老店竟只有5 家!分別是成立於1538年的六必居、1663 年的剪刀老字型大小張小泉,加上陳李濟、廣州同仁堂藥業以及王老吉3家企業。
放眼世界各地華人家族企業,成功傳承三代以上的企業也是鳳毛麟角,傳承對於華人企業家為何如此艱難?在馬來西亞,家族財富傳承失敗個案多不勝數,許多豪門家族甚至在第二代接班後,就上演爭產官司,子孫對薄公堂,家醜也顧不得外揚,家人變成仇人,最終家族企業落入外人手。有些本地豪門,富二代是個散財童子,財富到手後就敗盡家財,最後財散人散,家族後代命運潦倒,子孫虎落平川。
富不過三代的詛咒似乎就是全球華人家族打不破的宿命!
歷史研究顯示,許多華人家族在財富傳承過程中陷入惡性循環。一個家族經歷了數十年的創業期,好不容易建立了家族企業和財富,結果在傳承給下一代人就因規劃不當,財富管理失敗,家族成員內鬥失和,導致企業分家而垮臺,然後又從新開始創業,累積財富、傳承失敗、內鬥分家、企業垮臺,然後又重新開始……我們不斷在傳承過程裡流失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源,最後百年企業也煙消雲散,實在是太可惜了!
研究顯示,華人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8 年間平均財產流失率高達60%,即企業股權所有人傳承前5 年所持有的每份價值100 元的股權,在傳承完成3年後平均只剩下40 元。而麥肯錫發布的報告更是直截了當地指出:全球範圍內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4 年,其中僅有約30%的企業得以傳承到第二代,傳承到第三代的不到13%,而第三代後只剩下5%的企業還能為股東繼續創造價值。
試想如果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著,華人家族企業家又如何能富強起來呢?如何富過三代?
志言志語
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根據2015年安利全球創業報告(AGER),76%的大馬人具有創業之心,其中48%想自己創業,但只有區區4%的人創業成功。家族企業是一個家族興衰成敗的命脈,必須好好規劃,好好傳承,才不致於敗了前輩們辛辛苦苦拼起來的江山!
作者簡介_胡瑞志Jay Fu
現任/Allianz保險銷售區經理
畢業於馬來西亞UUM北方大學工商系,榮獲榮譽學士學位
連續十年的百萬圓桌會員(MDRT)-Life Time MDRT
Professional Estate Planner高級資產規畫師
AEPP(IEPP國際認證特許資產規畫師)
本文摘自布克文化 《傳承道:揭開成為世界首富家族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