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擔憂長輩的行為之際,小櫻可以再細一點想,自己在意的點到底是什麼?例如,怕保健品來源不明影響健康?擔心營養品攝取副作用?無法認同媽媽的金錢使用觀念,不滿意她的行為不符合自己期待?
怕長輩亂買,不如代為篩選
小櫻可以協助幫忙確認保健品包裝上資訊,確認是否有製造廠商資料、成分標示、有無提供相關檢驗報告、符合GMP規範等。
以健康保健為訴求的產品琳瑯滿目,「健康食品」、「營養食品」、「保健食品」、「生機食品」等等,一般消費者看得眼花撩亂,難以弄懂其間差異。
其中,只有「健康食品」可以宣稱有「保健功效」,需要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才可以稱為「健康食品」,經過認證核可取得「小綠人」健康食品標章和許可證字號。
衛福部食藥署已公告,從2022年7月1日起,除取得「小綠人」健康食品標章的食品外,其他一般食品品名都不得使用「健康」二字。
至於「營養食品」、「保健食品」等等,屬於一般食品,不能宣稱有保健功效,更不能說有治療效果。
吃多反而是負擔,提醒安全劑量
營養品不是吃愈多愈好,一般食物吃太多會造成身體負擔,而保健食品的營養萃取自天然成分,加工濃縮之後小小一錠,讓人容易輕忽單一營養素過量的問題。
尤其長輩多少身體有一些機能較弱的地方,如果本來就有疾病服藥,更要注意營養品與既有藥物的搭配性。
例如腎臟不好的攝取過多的蛋白質會讓腎臟惡化,現在流行的高蛋白飲食法,就不適合讓腎臟不好的老人家使用。又或者因為怕骨折而大量補充鈣片,但過多的鈣有可能產生高鈣血症,導致動脈硬化,增加心臟血管問題,
有慢性病者食用保健品,最好能先諮詢原有的醫師,平時小櫻可協助媽媽看營養標示,提醒注意安全劑量,而醫院的營養諮詢門診也可善加利用。
思考媽媽「想要」,而非你認為「需要」
就像小時候,父母常以他們認為對子女好的方式,硬是要求子女遵守。現在反轉過來,當父母老時,子女也常不自覺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期待父母可以照做。
小櫻想要媽媽不要節省,對自己的飲食起居能夠好一點,不要把錢投在無謂的保健品上。可是媽媽認為把錢投資在健康上,就是把女兒的錢做最好的運用,這樣做也對自己最好。
小櫻可以思考什麼是媽媽「想要」什麼,而不是她當女兒的認為媽媽「需要」什麼。
台灣一年保健食品市場規模逾1500億元,而且數字還在逐年成長中,根據我的觀察,促使長輩買保健品的動機是多元的,甚至有許多人是買了吃幾次就擱置著,過沒幾天又在購買不同的保健品,來回在「吃心安」與「保平安」之間。
如果無法理解這樣的心情,只要看看自己有多少用到一半的美容保養品,就比較能理解。
可以說,長輩在買保健品的同時,也在買其他心理層面的無形價值。
一、買一個安全感
許多人對於藥品有迷思,總擔心吃藥會傷肝傷腎傷胃…,對食品則無此忌諱,希冀透過保健食品來達到預防效果,甚至於期待比藥品更有神效。有時安慰劑效益,就是有拜有保庇的概念。
二、買一個掌控感
年紀增加的同時要面對身體健康逐漸走下坡的現實,還有死亡的焦慮,這些失落過程能夠操之在己的有限。
購買對健康有利的產品,是自己在為身體做一些事,力挽正在流逝的,對抗這種潛意識的焦慮。
三、買一個希望感
膝蓋愈來愈沒力、眼睛愈來愈霧濛濛,事情愈來愈記不住,萬一變成失智怎麼辦?這些感覺有多不安,有多惶恐,連說都不知道怎麼開口。既然有方法,總要試一試。
四、買一個認同感
廣告上、電視上那些名人都說好,隔壁的誰誰誰吃了也有效。電台的主持人風趣幽默的聊天,直銷系統的服務人員噓寒問暖,比起忙於工作的家人,這些人陪伴的時間更多。
人際關係因為保健品而有連結,不僅有認同還有同溫層的歸屬感。
每個行為都有它的意圖,比起擔心行為更重要的是關切的意圖,理解長輩,真正關切到對方的需要,深度的關心是最佳保健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