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16)家屬返回火場招魂,陳姓輪胎行老闆淚眼回望燒成一片漆黑的老家,只能無語沉默。招魂過程中,家屬聲聲呼喚:「趕快回家!」卻多次擲不出聖筊,由於死者中有4名孩童,法師更拿出糖果灑向空中,讓眾人為之鼻酸。
據了解,縱火的31歲陳家次子陳彥翔,外號「小寶貝」,從小生活無虞卻無所事事,到處向銀行與私人借貸,加上長期沉迷線上賭博電玩,只要缺錢花用就向爸媽伸手要錢,曾被長輩訓斥「不長進」,輪胎行老闆也曾對外抱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陳家兩代早為金錢問題有嫌隙,鄰居透露現有店面原本預計由大兒子和二兒子(縱火犯陳彥翔)一人一間,但當地傳聞將進行都更,建商重新分配後只剩一間店面,而陳父有意將店面留給大兒子,讓二兒子認為爸爸偏心。
陳父則表示,他與妻子原本打算另外購屋安老,後來因故沒買成,於是轉拿50萬元給次子,希望他自立門戶創業。但陳男嫌不夠,只好把輪胎店交給他打理,父子倆一起經營輪胎行,卻因理念不合常有爭執,加上都更分產一事心生不滿,終究造成憾事。
手足競爭未處理,衝突延續到成年
諮商心理師林靜君曾撰文指出,只要家有老二誕生,手足之間「天生的賽局」就開始了。競爭本身可以是良性的,但如果父母沒有處理好手足之間的衝突,這樣的衝突會一直延續到成年。
若在手足競爭中,覺得自己被不公平對待,無法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常會形成內心的自卑,無法相信自己的價值。這樣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帶到與人的關係中,而內在對關係的不信任感,將成為人際互動裡的惡性循環。
林靜君認為,雖然許多父母會因為私心,特別偏袒某些子女,但對子女來說,並沒有所謂的「應該」。面對成年之後的手足競爭,應該體認到自己長大了,「父母給不了的,我們可以自己給自己。」
第二個體認,是理解「父母也是人,人會偏心是正常的。」不要在既有的親子關係裡,巴望著父母會改變,避免自己膠著在情緒中。同時不要在父母與手足之間形成三角關係,把手足當成「特別的朋友」,好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公平分配與稅務規劃更實際
熟齡作家施昇輝則認為,許多人擔心遺產稅問題,其實「公平分配」遺產,遠比「稅務規劃」更實際。
他說,不管往生後留下多少遺產,避免家人在日後打官司撕破臉,一定要在生前盡量做到公平的分配。而且就算擁有的房地產跟繼承人數一樣,可以一人分到一戶,但大小有別、地點有別,仍然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還是必須有其他的配套措施。譬如有人獨得房產,那就不能繼承現金遺產,甚至還要拿錢出來補貼其他人等。
施昇輝建議,作父母的最好避免在生前移轉房產,避免糾紛,但可以透過預立遺囑做好分配,即使有所偏愛某一個子女,也要留意特留分問題,避免身後兒女纏訟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