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我發現,所謂犧牲奉獻根本鬼扯!當無法如我所願的事累積越來越多,就會無形中擺出不耐煩的臭臉

婚後我發現,所謂犧牲奉獻根本鬼扯!當無法如我所願的事累積越來越多,就會無形中擺出不耐煩的臭臉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婚後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幾天前在酒席上,一位後輩如此問我。後輩即將結婚,算是在徵詢前輩的建言,但這個問題一如往常地難以回答。「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沒什麼變耶。」「可是您原本是一個人住,後來才和大嫂住在一起,應該會有些限制之類的吧?」

 

我算是比身邊的朋友早婚,而且在他人眼中,我也算是擁有自由幸福的理想婚姻(實際上也是如此),所以經常有人請教我關於婚姻的問題。

 

畢竟報章雜誌經常刊登或報導有人在婚後失去了自我的文章。想必就一般而言,婚後都會發生一些變化,那我就來好好探究一下吧,究竟有什麼地方不同。

 

我在記憶中搜尋,想起結婚初期曾經感到有一些壓力。因為我從十七歲就搬到外面,一個人住已經習慣了,所以結婚生活的每個環節都讓我很不自在。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週末早上,我是很晚才睡覺的夜貓子,老婆卻是和我相反的晨型人。如果是平日,因為隔天還要上班,所以只能早點上床睡覺,但如果是週末或休假,我就會把上午的時間全部拿來補眠。因為我前一晚一定會通霄看電影或玩遊戲。

 

在結婚初期,早早就起床的老婆覺得一個人很無聊,曾向我表達不滿,要我早睡早起。基於必須配合老婆的義務感,我曾躺在床上徹夜未眠,週末早上也硬逼自己起床,整個人以病懨懨的狀態撐過上午。

 

我把既然結婚了就應當怎麼做的「義務感」套用在婚姻生活的每個地方上。

 

「既然是夫妻,就必須時時刻刻黏在一起」「既然結婚了,就該經常拜訪兩邊的家人」「既然結婚了,就該早點回家,週末也要一起度過」「既然結婚了,就不能花太多時間在自己的嗜好上」……這些話,我們也都一一遵守了,並不是因為有人叫我們這麼做,而是因為不曾深入思考過婚姻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才會不由自主地遵循典型的婚姻模式。

 

但是,該遵守的都遵守了,為什麼生活卻過得一點都不開心?就宏觀的角度來看是很幸福,但在微觀的日常中,我始終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就這樣一天度過一天。

 

婚後過了幾個月,有一天老婆加班晚回家,比較早下班的我則是把累得像條狗的身體往沙發上一扔,打開了電視。因為懶得準備晚餐,我直接訂了外送。

 

擺脫一整天必須與別人溝通的地獄後,我彷彿搖身變成日劇《孤獨的美食家》的主角五郎,隨心所欲的獨處時光讓我感到無比幸福。

 

在這段時間內,我不想受到任何干擾,甚至還自私地希望老婆能再晚點回家。當大門的電子鎖伴隨音效開啟,老婆走進家門的那一刻,我甚至有種美好時光就此告終的失落。

 

不該是這樣的,一定是哪裡出了錯。我從那時開始思考結婚時不曾思考過的問題—「婚姻生活應該是什麼樣貌」。

 

 

要找出答案其實沒有很難,只要將生活中「必須這樣做」的部分去掉,兩人取得共識後,自行選擇我們想要的方式就行了。

 

討論後的結果,我們開始使用各自的房間,週末有一天會保有獨處時間。當然啦,這並不是說看到對方卻視而不見,而是如果有一人想獨自看電影,那麼這段時間另一個人就去做別的事。

 

我看書時,老婆也會短暫外出。享受自己生活的從容,有了生活的呼吸空間,共處的時光也更幸福了。

 

因此,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要回答婚後最大的不同是什麼,那就是它讓我開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想要的是什麼。

 

相較於單身生活的自由自在,婚姻生活的確有其限制,這反而促進我思索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壓力,以及如何兼顧個人與雙人的快樂。

 

還有一個改變之處,那就是我明白了自己的極限。也許有些人聽了會翻白眼,但婚前我自認為是個不錯的人,我以為只要是為了心愛的人,可以無怨無悔地犧牲奉獻。要是老婆聽到我這番話可能會嗤之以鼻,但當時我真的這樣以為。但婚後我發現,所謂犧牲奉獻根本是鬼扯,當無法如我所願的事累積得越來越多,我就會無形中擺出不耐煩的臭臉。

 

讓我的不足一覽無遺的不是包容我一切的父母,而是和我緊密相連、一起生活的伴侶。我認為,無論是結婚、同居或其他共同體形式都無所謂,萬一你即將與心愛的人結婚,建議最好先嘗試同居,你將會獲得不亞於閱讀哲學書籍的深刻省察。

 

昨天老婆打電話請命理師算命。這是一種透過電話、不必面對面的算命方式。命理師對老婆說,我們夫妻倆會一輩子像好朋友一樣相處。

 

「他會不會都只講好話啊?」

 

「才沒有,昨天其他朋友打電話給他算,結果命理師說要和老公保持距離,最好不要太靠近。」

 

「什麼啊……感覺有點恐怖耶。」

 

我忍不住想,假如我和老婆不是夫妻而朋友,我們會合得來嗎?我稍微探了一下口風,結果老婆斬釘截鐵地說我們絕對不可能變熟,說她會喜歡我,是因為我是老公。什麼啊……果然聽起來很恐怖。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在婚姻裡,可以兩個人狂歡,也要一個人暢快:擁有一段攜手前進又各自獨立,不失去自我的婚姻關係》,時報出版,李政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