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ETF正夯!觀察最受市場矚目的元大台灣五十(0050)與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近一周日均成交金額來到19.5億元、10.8億元,也獲法人買超5.7萬張、6.2萬張,足見交投熱絡。
以存股見長的「大俠武林」認為,ETF很適合上班族,只要專心上班、專注本業,其他疑難雜症都不需要思考,交給ETF機制自動調節、汰弱留強,不要煩惱個股配置問題,很適合新進股市的投資者。
他挑選ETF的心法很簡單,就是同一期間的報酬率能否贏過大盤?至於要買市值型或高股息ETF,他也分享撇步。「投資人誤以為,買市值型ETF配息不如高股息ETF,似乎就不能享受生活。但我們可以手動配息。」例如元大台灣五十、富邦台五十(006208)配息較少,投資人其實可以手動配息,例如年初投資1千萬元,年終若漲到1080萬元,就可把80萬元的一半,以零股方式賣掉,拿來當生活費。
別陷股息迷思 要懂手動配息
每年賣掉市值成長的一半,拿來當生活費、手動配息,不一定要有高股息迷思,「雖然是比較俗氣的講法,重點是鈔票要成長。」高股息不見得年化報酬輸給大盤,手動配息不見得輸給高股息,總資產有上升才是重點,畢竟風水輪流轉,現在強的ETF,不代表未來永遠獨領風騷。
他認為,降低風險的方法就是不要一次「梭哈」(全押),否則資金卡在指數高檔,心情難免緊張,若定期定額,下跌也不會怕。他分享一則真實故事:「我們家大樓的管委會伯伯,之前想學長期投資,打算抱著股票五到十年不賣,但這有點太夢幻、不切實際。」
於是,他對伯伯說,先從定期定額○○五○開始,如果帳上獲利有1千元,就拿去買好吃的;下一次設定獲利兩千元,就拿去吃麻辣鍋。經過一段時間後,「現在已經設定如果獲利5萬元,想要出國旅行。在這過程中其實完全沒有教他任何東西,但伯伯在無形之中學會持股,而且因為現在目標是5萬元,還學會長期持有,因為獲利目標還沒滿足。」
他表示,一旦股息回買產生複利,持續執行定期定額、紀律布局,接下來可能就是設定10萬元、20萬元的目標。只要設定目標,逐漸加大持股和抱股的經驗,就會逐年累積,將一個投資人從短線帶領到長線。而且,投資方式愈簡單愈好!有時候看到很多人想減肥,但是方法、花招太多,其實真正能減肥成功的訣竅,就是那麼兩招。
與市場作對 低點買在衰退期
經濟系畢業的專欄作家游庭皓,則是因所學而了解股市與基本面的關係,「不能用半年來看待,要用好幾年的眼光。」他認為,投資其實只有三個原則:「買什麼?買多少?何時買?」
因為覺得個股風險較高,游庭皓將資金都投入ETF,至於買多少?則要取決於資產比例,他偏好市值型ETF,美股也以科技股作為配置方向。最重要的是何時買?則要看乖離與景氣收縮擴張。
他強調周期思惟,一個循環約3到4年,買在衰退期成本較低。例如今年是衰退年,去年各家財報都很好,但股價會提前6到9個月反映,股價的最低點早在去年10月就已出現,至於景氣最慘的時間就是現在,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復甦力道。「一個循環約3到4年,熊市一年內就會結束,其他兩、三年就是牛市。」他說。
乖離率代表當日股票收盤價和移動平均線的差距,可分析股價偏離的程度,乖離率愈大,代表股價將有修正偏離可能。
游庭皓表示,每年周乖離會有兩到三次來到零軸,用這種方式把平均價拉低,如此一來,不管熊市或牛市,成本永遠低於大盤,足以撐過熊市。投資人也可多加觀察景氣信號,或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的「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等。
游庭皓說,買進了被套牢很正常,因為也不確定熊市什麼時候結束,但只要買的時機都在低點,連起來就會低於指數平均走勢。為什麼不採取定期定額買進?游庭皓認為,定期定額會鈍化,沒有太大攤平在低檔的效果。他認為自己採取的做法,「就會導致我永遠都在跟市場對作,市場悲觀的時候我就買進,市場樂觀的時候我就保守。」
低點要買在衰退期,那麼高點呢?游庭皓說,「低點買進,但是高點沒有要賣出,就是長期持有。早年也會試著低買高賣,但後來發現,賣了還不是要再買回去!不如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