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到的?這群爺嬤活到90歲仍耳聰目明,打敗「失智症」…專家曝做「這件事」助腦健康

怎麼辦到的?這群爺嬤活到90歲仍耳聰目明,打敗「失智症」…專家曝做「這件事」助腦健康

沒有失智的老老年長者之中,有高達40%在他們的大腦中發現阿茲海默病理變化,也就是類澱粉蛋白沈積。換言之,似乎這群超高齡長者對於阿茲海默症的大腦病變有「抵抗力」 (resistance,或是復原力resilience),即使腦中有了病變,依然能夠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而不失智。

 

最近門診來了一位99歲阿公,創下我的門診最高齡長者,他因為失智伴隨幻覺與日夜作息顛倒來到門診,家人說他95歲之前生活起居大多都還能自己處理,這幾年才快速退化。

 

台灣總人口在1992年達2,080萬人,其中90歲以上老人逾1萬,約占萬分之6,活到90歲以上是很稀少的現象。但據2022年統計,國內90歲老年人口已達15.5萬人,換言之,30年間90歲以上老人增加了11倍。這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據聯合國對未來的預測,90歲及以上人口將從2020年的2,100萬激增至2060年的1.13億,增幅超過5倍。

 

活過90歲,高血壓不再成失智危險因子

 

失智症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就是年齡。65歲以上,每5年失智症的盛行率與發生率就會倍增,雖然一些早期研究顯示,在老老年(oldest-old)的這群人失智症發生率會下降,但最近的大規模研究顯示,這種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一直延續到90歲及以上,失智症的發生率在百歲老人中每年高達40%,而盛行率則高達70%以上。

 

而與失智症相關的危險因子,過去研究多著重在相對「年輕」的老人(65~90歲),理所當然以為90歲以上老人也是相同的危險因子。

 

但隨著一些在90歲以上老人累積的研究結果,我們發現,老老年族群 (90歲以上) 的失智症危險因子與年輕老年人有所不同。例如,與阿茲海默症相關最強的基因APOE4,它的影響就似乎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如果活到很高齡還未失智,APOE4基因就不再與失智症風險相關了。

 

此外,過去普遍認為中年時的心血管疾病,會增加晚年認知功能障礙和失智症的風險,但近年研究顯示,這種關聯性在晚年似乎减弱、甚至消失。一項以初級醫療照護資料庫為基礎的研究,納入了逾40萬名65歲以上長者,探討老年時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和心房顫動等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症風險的關聯性。

 

研究結果顯示,所有這些心血管疾病導致的失智症風險,都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在90歲以上長者中已不再有顯著關係。以高血壓為例,有人提出假設,隨著年齡增長,需要更高的血壓才能確保足夠的腦血流量,所以高齡長者的高血壓反而不見得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維持體能與活動,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

 

當然也要注意這類研究可能有存活者偏差,這些能夠活到90歲以上的長者可能本身健康狀況就比較好,所以失智症的風險較低。不過,還是有一些危險因子,如較低的體力與體能表現、較少參與刺激認知的活動以及較差的腎功能,都與這群超高齡長者的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雖然很難區分這之間的因果關係,但維持體能活動與健康,似乎還是對大腦健康至為重要。

 

超高齡長者竟對「阿茲海默症」有抵抗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群老老年長者的大腦病理也有一些特殊之處。研究發現,在這群老老年的失智症患者中,大多不是因為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造成的,也就是他們的大腦中並無類澱粉蛋白沈積,反倒是有其他的大腦病變,如微小腦血管梗塞,海馬迴硬化等。

 

相反的,沒有失智的老老年長者之中,有高達40%在他們的大腦中發現阿茲海默病理變化,也就是類澱粉蛋白沈積。

 

換言之,似乎這群超高齡長者對於阿茲海默症的大腦病變有「抵抗力」 (resistance,或是復原力resilience),即使腦中有了病變,依然能夠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而不失智。但到底是哪些因素可以增加大腦對病變的「抵抗力」,仍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瞭解與研究。

 

每每看到90歲以上還能耳聰目明,生活功能都能自理的老人家們,我都不禁好奇,是什麼讓他們能夠不失智?要怎麼做才能跟他們一樣,雖然超高齡,還能維持大腦健康?了解這群人的認知退化與失智症、對大腦病變的抵抗力與復元力,也許可以為所有老年失智症提供另一個方向的線索。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