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哈佛公衛學院的大型研究顯示,每多喝一杯「純黑咖啡」可降低1成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許多人因此將咖啡視為養生聖品,卻沒留意「加糖」恐削弱咖啡的健康益處,而且就算是加「人工代糖」,也同樣會降低功效!
這份研究納入逾15萬名受試者,詳細記錄咖啡攝取量,以及是否添加糖、人工代糖、奶油或奶精等,計算出不同咖啡添加物對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結果顯示每攝取1杯加糖咖啡,罹患風險僅降低5%;而若是改用代糖,風險也只降低7%。但如果同時加入「糖+代糖」,咖啡對血糖調控的保護效應幾乎消失。
除了影響血糖調控,過量糖分攝取還會改變腸道菌群,影響腸道發炎狀態。這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來說,可能是個關鍵因素。近期也有另一個研究證實咖啡會改變腸道菌叢,而維持健康的腸道菌群,可能有助於降低腸道發炎、改善治療效果。
「適量」喝咖啡克,1杯超商大冰美就超標
而許多人為了提神喝咖啡,但壓力、熬夜、吸菸這些不利健康的因素,也會抵消咖啡的好處,此時就算多喝咖啡也很難喝進健康。至於「適量」的咖啡究竟是幾杯呢?國外研究發現,每天喝2至4杯咖啡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喝太多也不好。
食藥署則建議國人,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宜超過300毫克,約等於1杯超商大冰美或2杯大冰拿鐵,民眾可以根據自身狀況酌量飲用,但不建議超過500毫克,以免引起心律不整等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咖啡,日常飲食中還有許多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可樂、茶類、巧克力、能量飲料、甚至是止痛藥品,應避免交互食用,以免攝取過量咖啡因造成不適。另外,咖啡因與部份藥物也會產生交互作用:
1.咖啡因會抑制身體吸收口服甲狀腺素,易有藥物濃度不足風險;
2.含麻黃鹼的感冒藥與咖啡因同時服用會過度刺激中樞神經造成亢奮;
3.鎮定安眠類藥物與咖啡因相互抵制。
空腹喝咖啡傷胃,腸胃病患者應控制飲用量
不僅如此,許多人習慣早餐只喝一杯黑咖啡,但其實咖啡不宜空腹喝,因為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的風險。
●空腹喝咖啡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增加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的風險。
●對於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腸躁症患者,建議適量飲用,避免刺激腸胃。
●搭配適量食物、避免加糖,才是聰明享受咖啡的方式。
李柏賢說,咖啡的健康益處,特別是對糖尿病的保護效果,可能會因為糖和人工代糖的添加而被削弱,若想喝咖啡助健康,應選擇無糖黑咖啡,不僅對血糖代謝有益,還可能幫助維持腸道菌相的平衡,進而對整體健康帶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