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偷書,是帶它回家擦乾淨!」放羊的孩子變老了,70歲教授多次偷書的真相:只是想見女兒一面

「我沒偷書,是帶它回家擦乾淨!」放羊的孩子變老了,70歲教授多次偷書的真相:只是想見女兒一面

編按:犯意只在一念之間!為什麼他有罪、我無罪?銀髮犯罪人、男大生妨礙性自主……各種法律邊緣的人倫故事,在善惡之間每個人都有苦衷。受刑人、受害者與家屬們的命運交纏,我們該如何看待犯罪以前、贖罪之後的罪與罰、抉擇與原諒?台灣犯罪心理學家戴伸峰教授,透過九個真實故事,描繪罪的樣貌、犯罪的本質,以及犯罪故事中沒說完的事。

 

放羊的孩子──李爺爺

 

李爺爺被收容當時已經七十歲,符合我們所設定的高齡受刑人定義。入監罪名:竊盜;家庭狀況:已婚喪妻;聯絡人:女兒,居住地:美國。


對李爺爺的第一印象,就像是從泛白的檔案照片中直接走出來一樣,除了方便衛生管理,李爺爺理了個平頭短髮外,其他的文質氣息、仙風道骨,甚至還有一點點的傲氣,都跟檔案照片沒什麼兩樣。


面對人生中第一次相識的「高齡受刑人」,我並沒有太多設想,開場白是非常具有採訪專業,但卻公式化的冷調自我介紹用語:「李爺爺您好,我是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戴伸峰……」


李爺爺聽到我的自我介紹,好像發現了什麼新大陸一般,眼睛忽然亮起來,直盯著我看。


「李爺爺,從所方提供給我的資料來看,你這次進來是因為竊盜罪,可以跟我們說說你偷了什麼東西嗎?」一個愚蠢的問題,但是我實在找不出更好的話題可以聊。


沒想到我的問題才剛收尾,李爺爺忽然搶著我的話搭腔起來。


「誰說我竊盜?我才沒有竊盜!」李爺爺非常激動地說著,讓原本站在他身後的戒護人員也往前靠了一步。

 


「戴老師,你姓戴沒錯吧?!你剛剛說你是大學教授?我跟你說,那你要叫我學長或是前輩!我退休前在北部各大專院校兼課,跟你一樣,是大專院校的教職,我任教的時候,你應該還沒出生呀!」李爺爺對自己人生的描述,嚇了我一跳,原來李爺爺曾經是作育英才的杏壇同業呀!


「我就說呀,我們都是教書的讀書人,對吧?我愛書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去偷書,拜託!這根本就是一場誤會!」


講到重點了,原來李爺爺是一名雅賊,竊盜的被害目標就是書店裡的書。


「現代人呀,越來越不讀書,連書都不懂得好好珍惜保存。我不可能去偷書,我是看那個書店呀,根本就沒有好好對待那些書,書放在架子上都髒了舊了,我就只是把這些書帶回家,擦乾淨,然後再找時間放回去。你說,這是偷書嗎?」李爺爺憤憤不平地說著。


呃呃,「這就是偷書,偷竊呀!」我心想著。


刑法第三二○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也就是說,未經他人同意,或不顧他人反對,主觀上仍然想要占為己有,而且也確實做了,就會符合竊盜罪構成要件,即竊盜公訴罪。


在台灣,高齡受刑人的主要罪名排行中,竊盜高居第三位,僅次於公共危險罪(酒駕)及傷害罪,約占總犯罪件數的十三‧一%。(法務部法務統計資訊網)


李爺爺未經書店老闆同意,擅自拿取書店裡的書回家;然後在走出書店的時候,因為形跡可疑被書店老闆通報。當警察趕到時,李爺爺身上有三本沒有結帳的書,因此觸犯了竊盜公訴罪。


在世界其他國家的高齡犯罪中,竊盜也是常見的入監罪名,其原因不外乎是高齡者因為從職場退休,加上身心老化無法工作所導致的經濟窮困,「飢寒起盜心」是高齡犯罪的一項重要原因。


但是李爺爺很奇特,他不是飢寒起盜心,他偷的是書!書又不能吃!可見李爺爺偷書的背後還有著更為深沉的原因。


「李爺爺,你喜歡什麼類型的書?是不是書太珍貴,所以你想珍藏?」我心想,會不會是因為李爺爺偷的是價錢昂貴的書籍,導致他沒錢付書款,鋌而走險?


「也沒有呀,就是一些電機類、電子學的參考書呀!我以前是教工科的,這些我很熟,想看看現在的書寫些什麼而已呀!而且珍貴?也不會呀,都是些參考書,值不了幾個錢!」李爺爺對我的提問有點小動氣。


「還是說你剛好忘了帶錢?下次帶點錢在身上,就可以省掉這些麻煩了!」


「錢?不用呀!我的錢早就都給我女兒了!退休金呀,什麼的,她對我很好,叫她來付錢,她都會幫我付呀!」李爺爺開始叨叨絮絮地講起在美國的女兒。透過李爺爺的描述,李爺爺與獨生女已經有好一陣子沒見面了,之前幾次的「借書回家保管事件」,都是由女兒出面幫忙繳清,才免掉牢獄之災。


「唉,這次叫她回來處理,她就是不回來呀!女兒養大不要爸爸了……」李爺爺聲音忽然間沉下來,頭低低地說著。

 

無奈又蒼涼的循環,成為唯一的劇本


說完了這些話,李爺爺就沒有再抬頭看我們,整間會談室陷入空前的低氣壓,除了李爺爺微微啜泣的聲音,我們無法再錄到任何話語。


過了好一陣子,我試圖打破沉默,清了一下喉嚨說:「李爺爺,你還有什麼想跟我們說的嗎?」


李爺爺終於抬起頭看向我們,慢慢地說:「戴老師,你我都是讀書人呀!我在這邊真的生不如死。老師們雖然對我很好,室友也很照顧我,但是我還是想跟女兒見一面呀!你可以幫忙找找我女兒嗎?拜託了,真的拜託了……」李爺爺舉起了手,想拉著我懇求,但是這個動作很快就被戒護員制止了,因為有安全上的考量。

 


「李爺爺,你安心生活,這邊的長官一定會照顧你。女兒那邊,我會請所方嘗試看看,能不能請女兒跟你聯絡。」我真的無法聯絡上李爺爺的女兒,只好先安慰他。


「謝謝!戴老師,謝謝!」這是李爺爺起身回監前,最後被我們錄到的一句話,而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我腦中,直到李爺爺重新回到柵欄鐵門另一邊的戒護區。


李爺爺希望我傳達的訊息,我決定嘗試看看能不能幫忙。我向一旁端坐記錄的教誨師詢問,監所方能不能提供相關的聯絡嘗試。


教誨師淡淡地說:「老師,你聽過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嗎?李爺爺就像那個放羊的孩子,每次都是狼來了、狼來了!在女兒出國前,他只要覺得女兒不夠關心他,他就會來上這麼一遭,讓女兒到處道歉,疲於奔命。其實李爺爺根本不會沒錢,他的經濟狀況還算是可以生活的!後來,女兒真的不堪其擾,漸漸就不理她爸了。李爺爺就這樣累積了幾次竊盜前科。唉,女兒出國以後,剛開始還曾經不遠千里地飛回來會客,可是李爺爺劈頭就罵她,說她不孝,出國躲他,一兩次以後,女兒也不回來了。」


教誨師翻了一下手邊的檔案:「就紀錄上來看,李爺爺已經十一個月沒有人來辦會客了。殘酷一點地說,他已經被這個社會丟包在監獄裡了。」


丟包在監獄裡?那李爺爺出獄怎麼辦?妻子過世,唯一的女兒不願意回國見爸爸一面,李爺爺只好不停地使出重複的把戲,成為書店的頭號麻煩人物,「收容、釋放、竊盜、收容、釋放、竊盜……」這個無奈又蒼涼的生命結局,在李爺爺身上,成為唯一的劇本,而李爺爺深陷其中,完全無法脫身。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理學家的人性思辨》圓神出版, 戴伸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