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不出原因的腹痛
前天才從另一家醫院出院,回家不到兩天,又是一陣劇痛,這次他來到本院就診。電腦斷層上除了有一段腸子比較脹之外,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急診醫師無法確定他究竟是什麼問題。本來又要診斷為腸胃炎的,但因為病患對診療的結果不能接受,於是我接到了會診的要求,因為他們想聽聽外科醫師的看法。
坦白說,初次看到病人時,我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問題,但外科醫師的直覺告訴自己,反覆無法緩解的腹痛並不單純,甚至不排除接受手術的可能,「根據目前的檢查與檢驗,你有一段腸子可能有問題,我建議你先住院觀察。」
「觀察,又是觀察!你們除了觀察不能再做點別的嗎?」或許是劇痛始終得不到確切的診斷與治療,病人的情緒開始不穩定。
「觀察的過程中,如果症狀一直沒有改善,我建議你接受腹腔鏡檢查手術。」畢竟醫學影像還是隔著一層肚皮,從黑白交錯的畫面中「猜」出病人究竟是什麼病,怎麼都比不上用腹腔鏡,把攝影機放進肚子裡眼見為憑來得精準。
腹腔鏡檢查手術
由於病人不滿的情緒,再加上我始終覺得他體內一定存在某個我們還沒發現的問題,住院的當天晚上,我特地去病房看他。病人的太太說:「他剛才痛得厲害,打過兩針止痛針後就好多了。」我一聽非同小可,痛到需要兩支止痛針才壓得住,顯然不是腸子發炎就可以解釋。當場我就幫他安排了腹腔鏡手術。
手術中,看到有一段腸子打結,這可以解釋他之前反覆無法緩解的症狀。但現在看來,這段打結的腸子已經因血液循環不佳而產生壞死,因此導致難以忍受的疼痛,而這些疾病在發生初期確實不容易診斷。
我用腹腔鏡手術幫他把打結的腸子解開,再切除部分壞死的小腸。開完刀的隔天,病人的症狀瞬間獲得舒緩,他對病情的恢復及手術都相當滿意。
病人出院當天,我收到花店送來的一大盆蘭花,署名是某個電子企業的高階主管,這時我才知道他的身分。接下來每次回診,總免不了糕點或水果禮盒,連送了好幾次,讓我相當不好意思,「下次你空手來看診就好了,請不用一直帶禮物來。」
病人的感激之情
「你千萬別這麼講,我看過這麼多醫生,就只有你解決我的問題,我對你非常感謝。你家需不需要液晶螢幕?反正我們工廠生產非常多,下次我叫人送到你家去。」病人很豪邁地要送我大禮,趕緊被我擋下。「拜託不要這樣!你送的水果和點心已經很多了,我不能再收你的禮物了。」
「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想表達對醫師一點感謝而已。」
時隔多年,每年秋天我仍會收到他寄來的一大箱水果,這些年來沒有間斷過。
感謝無法用金錢物質來量化,也不一定非是實質的謝禮。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或是一句話,都可以滿載著謝意,是一份真心的回饋。
無價的禮物
曾經有一個病人,清晨四點多準備出門工作,結果被對方來車撞上,送到醫院時已經休克,初步診斷是脾臟撕裂傷合併內出血。值夜班的我馬上幫他開刀,摘除脾臟後順利止血,病人也得以活著出院。
出院後的第一次回診,好幾個壯漢陪他一起進來診間,他們一人背了一袋東西,陣仗之大,讓我一度以為自己是否與人結怨。
「傅醫師,真的很感謝您救了我的命。我是在市場裡做雞肉生意的,那天會出車禍也是因為清晨要批貨。他們都是我市場裡的朋友,這點小小心意,希望您不要嫌棄。」說著他們卸下一袋袋的東西,裡頭有雞肉、青菜、香菇,甚至還有一袋米。
等他們離開後,看著滿滿如農產品發表會現場般的謝禮,一方面很感動,一方面也只能苦笑。他的心意我收到了,但要把這幾隻雞,還有青菜、白米帶回家,可真是難倒我了。
或許市場裡買一隻雞、買一些菜花不了多少錢,但我知道這份禮物代表的心意,這份感謝抵得過千金萬金。
貧困的員警之家
有位員警大哥在值勤的時候,被酒駕的肇事者撞倒輾過,下半身嚴重出血且開放性骨折。
他被第一時間送到就近的區域醫院接受治療,反覆開過不少次刀,出血與骨折雖然暫時獲得治療,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因休克與感染造成的敗血症和多重器官衰竭。
眼看著病情急轉直下,束手無策的外院只好將他轉診到醫學中心。甫接到這位病患的時候,我們也覺得相當棘手,雖然不再需要手術,但恐怕接下來在加護病房有一場硬仗要打。
住院的這段時間,他的病情始終時好時壞,每次會客時間都只有他的妻子與讀國小的女兒來探視。「醫生,無論如何,拜託你們一定要救他,他是我們家的支柱,你是我們最後的希望。」
「我不能跟妳保證他一定會好,但可以保證我們一定會盡力。」面對家屬這樣的託付,我感到有點沉重。
他的妻子點點頭,又鞠了一個躬。每次加護病房的探病時間結束,她總是帶著女兒對我們鞠個躬才離開。
最後一次深深地鞠躬
透過社工人員的瞭解,我才知道他們是一家三口的小家庭,男主人受傷臥床,女主人就得挑起照顧孩子及負擔經濟的重擔。幾乎沒有其他的親戚,自然也沒有其他經濟的奧援。剛受傷的時候,長官與民意代表不斷探視,也多少會給點慰問金,時間一久也不再有人關心,慰問金也花得快差不多了。
聽完他們的遭遇,我雖然同情,但也不知道還能幫什麼忙。
最後,病人終究不敵敗血症引發的多重器官衰竭,他要離開的那一夜,加護病房的醫療人員一直急救到最後一分鐘,依然無法挽回。
我只能很遺憾地告訴她們,真的沒有辦法,大家都盡力了。
辦完手續,往生室的同仁將他的遺體接走,他的妻子與女兒跟在遺體後面離開。走出加護病房前,她們母女突然轉身,對醫護人員深深一鞠躬。
每個人表達感謝的方式都不一樣。有錢人可以一擲千金,奉上貴重的厚禮;有些人或許沒錢,但他們真誠付出的謝意卻無比珍貴。
(本文摘自《拚命:外傷急症外科的生命救援現場〔增訂新版〕》時報出版,傅志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