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男「吃很清淡」卻膽固醇狂飆!他戒吃肉改吃「這些食物」血脂更高…醫嘆:觀念完全錯誤

50多歲男「吃很清淡」卻膽固醇狂飆!他戒吃肉改吃「這些食物」血脂更高…醫嘆:觀念完全錯誤

許多人對於健康飲食就是「清淡」,如清粥、白麵、白饅頭等,殊不知這些都是高碳水食物,卻讓血脂、血糖變得更高!外科醫師陳榮堅日前分享,表示有位50多歲男性低密度膽固醇超標,建議服藥並調整飲食,未料2個月後回診,數值不降反升。細問才知患者為了健康,戒吃肉、海鮮,改以清粥、水果替代,結果導致醣份攝取過量。陳榮堅強調,無論是控制血脂還是血糖,都不能忽略蛋白質的攝取,營養均衡是非常重要的。

 

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師在臉書粉專分享,表示有一位50多歲男性,檢查發現他的低密度膽固醇約為160mg/dl,而正常值是要在100以下,已超過需要用藥的130標準,若未控制改善,將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陳榮堅建議他開始用藥,並提醒要注意飲食、適度運動。但2個月後病患回診檢查,其低密度膽固醇不但沒下降,反倒還升到180。讓陳榮堅大感疑惑,詢問他這段期間飲食和生活作息做過什麼調整?

 

病患自述吃得清淡,並表示太太都有幫他特別注意飲食。進一步追問,才發現他所謂的「清淡飲食」,是以清粥、麵、饅頭、水果為主食,肉跟海鮮則盡量少吃。

 

「一聽就發現他的觀念完全錯誤!」陳榮堅直言,患者以為的清淡飲食其實都是高碳水(醣)食物,而「醣分攝取過多一點也不清淡,反而會讓血脂變得更高。」

 

陳榮堅強調,無論是控制血脂還是血糖,都不能忽略蛋白質的攝取,營養均衡是非常重要的。後來他請病患帶太太一起來門診進行飲食衛教,1個月後再抽血,原本很高的膽固醇數值就降到120,顯示飲食對三高的控制真的非常重要!

 

 

少油、少鹽≠健康飲食

 

陳榮堅過去也曾發文說明,大眾普遍認為健康飲食就是「少鹽、少油」,誤以為「少油」就是要把油脂攝取降到最低、甚至完全不吃油,但其實這樣有點危險,因為有部分的維生素,像是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A,這些都需要油脂來輔助吸收,「當你完全不攝取油分時,即便有攝取這些維生素,它們還是沒辦法在體內被吸收。」

 

特別是有些人注重養生,少吃油、鹽,卻以為多吃水果對身體有益,反而攝取過多糖份。此外,有些人自覺太胖才會有三高,所以刻意節食,甚至肚子餓了也故意不吃,久了導致身體的胰島素分泌紊亂。

 

健康吃有3個原則

 

事實上,不少熟齡族以為「清粥小菜」、「地瓜」就絕對養生,卻沒有攝取足夠蛋白質,不僅容易踩到醣份地雷,使血糖快速波動,長期也可能導致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甚至罹患肌少症。

 

綜合醫師與營養師建議,健康吃有幾個原則:

 

1、挑選優質澱粉

 

白米升糖指數較高,熬成粥之後,吸收速度愈快,而白麵、白飯、白饅頭等皆屬於精緻澱粉,反而會讓血糖很難降下來。建議可把饅頭改成地瓜,飯改成糙米,稀飯改成圓形大燕麥粒,麵改成冬粉,血糖就會穩定許多。

 

 

2、增加好的蛋白質食物

 

優質蛋白質像是蛋類、奶類、豆類製品、瘦肉等,搭配優質油脂像是橄欖油、堅果類等。

 

3、211餐盤與調整進食順序

 

蔬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餐食比例約是2:1:1。

 

進食順序是水→肉→菜→飯→果,先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讓血糖波動較小;而先吃蛋白質食物,也可以啟動升糖素,協助燃燒脂肪。晚餐則以肉類、海鮮等蛋白質及蔬菜為主,飯吃不多,若吃完肉類蔬菜已有飽足感就不吃飯。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