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3
楊沁弦
大多數人以為要克制食欲和改善暴食,應該要「忍」,以為靠意志力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出現了暴食問題就說明你的意志力已經沒辦法和身體抗衡了。食欲才會像洪水般無法抵擋,需要做的是從根本修復生態。
閱讀更多
2023-10-23
小虎文
「沒有醫師希望病人死亡,但我們捫心自問,到底誰能掌控生死?」奇美醫院緩和醫學科主任謝宛婷醫師在安寧病房工作的15年,陪伴逾7千位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更為了推廣「病人自主」跨讀法律研究所,成為少數擁有法律學位的醫師。而今,謝宛婷在台南開設獨立書店,盼能將對善終的思索從白色巨塔帶進社區,即使人生迷路了,也能有個所在安頓自己、探尋答案。
閱讀更多
2023-10-05
陳鴻
林美遙小姐是光華商場人氣小店「御膳品水煎包」的老闆娘,一個人以一擋百,遊刃有餘,是我佩服的女力代表之一。從小尚在念書階段,她們家六個姊妹們就輪流早晚班幫父母親在光華商場橋下路旁擺攤分擔家計,以不同的動線跑警察,所以練就一身手腳利索。一九八○至一九九○年代是台灣景氣不錯的時期,兩岸三地互動頻繁,只要肯努力能守成,終有餘裕。
閱讀更多
2023-09-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張先生的父親,在去年過世了。生前他本來也想留下遺囑的,但總有一些顧忌,因此沒有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行,沒想到在檢查出胰臟癌後只不過一個月,老天爺就把他給帶走了。
閱讀更多
2023-09-06
陳乃菁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患者老張先生的女兒張小姐,她一大早就守在門診區,想趕著在其他人出現前和我說話:「陳醫師,在我爸跟我哥來門診之前,請讓我先和你聊聊好嗎?」既然時間尚有餘裕,我就請她進診間坐著說。
閱讀更多
2023-08-07
陳坤涵
張三生前是個成功的企業家,擁有龐大的資產,不久前過世,留下10億元的財產,由於配偶陳芳芳、長子張大明、次子張大昌、長女張曉梅及次女張玉林等五名繼承人對遺產的分配一直無法達成協議,長子張大明主動向稽徵機關申報遺產稅並領取遺產稅繳款書,但張大明個人負擔不起這麼龐大的遺產稅額,其他繼承人因對遺產分配談不攏,所以對分擔繳納遺產稅的意願也不高,張大明眼看繳納期限一天天逼近,不知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3-07-07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91
Q:我是建宏,今年49歲,老婆41歲,結婚18年,育有14歲兒子與10歲女兒;我想請教的是,我老婆在外面有男人了,我不在乎她跟那男人有肉體關係,但很怕影響家庭現在的安定,擔心孩子們因我們離婚受累,只要我一個人忍耐就好了,但想到這樣就完全無法想像我們家或我個人人生的未來,一片昏黑,這樣真的會對孩子好嗎?我想不通!我老婆在懷老大時,因身體狀況不穩定辭去工作,直到2年前女兒比較大了才又出去上班。她重回職場後精神抖擻,原本為她開心,但跟同事聚餐或加班等不斷增加,晚上很晚才回家,幾乎都是我趕回家給孩子們做晚飯或拜託我爸媽幫忙。我雖覺有異樣,但一直沒追究,最近她常陷入低潮,甚至對孩子們莫名其妙發脾氣,我要她坦誠說出煩惱,畢竟我們是家人,我可以承受任何狀況,老婆才說出她跟職場一位與我同齡的男上司發生關係。她說,上司不僅工作上溫柔體貼,私下也把她當女人對待,但那男人討厭小孩,才會至今未婚。她想離婚跟那男人在一起,但孩子成為障礙,也擔心那男人花心,在一起也不會幸福,不知如何是好,為此相當痛苦!我跟老婆平日相處還算不錯,但我原本就對性愛比較淡薄,從懷上女兒之後,跟老婆之間就沒有任何肉體關係,早沒把她當女人看。或許是不感覺到她有魅力,或許工作壓力,只想有點成績,將來可以獨立創業,沒有多想女人或性愛的事;也因此她跟別人上床,我不大意外,居然也不嫉妒,不在乎的程度連我自己也意外!但我很怕離婚會對孩子造成陰影,雖然我覺得可以由我扶養孩子,我父母也還有體力可以幫忙照顧,但單親家庭的孩子很可憐,所以我無法下定決心離婚。我當下是跟老婆說他們可以繼續交往,反正對方並不想結婚,別讓孩子們或任何人察覺就好。雖然我覺悟為了孩子,自己忍耐一切,跟老婆當假面夫妻、只當共同育兒的朋友也OK,但真的說出來後,反而覺得如果自己的人生變這樣,恐怕無法跟以前一樣有衝勁,對孩子們也不好?我到底應不應該為了孩子而忍耐,維持這樣的虛假婚姻呢?
閱讀更多
2023-06-26
史蒂芬.柯維 , 辛希雅.柯維.海勒
心理學家佛里曼博士與馬丁(Leslie Martin)博士,曾對長達八十年的「長壽專案」(The Longevity Project)做過引人入勝的分析。這項專案始於一九二一年,史丹佛心理學家特曼(Lewis Terman)請舊金山的小學老師推舉最聰明的十歲、十一歲學童,他打算持續追蹤這些孩子,或許從中能準確指出潛力大的早期徵兆。最後他選出一千五百二十八個孩子,開始觀察他們,先是看小時候玩耍,然後看著他們長大。他定期訪談這些學童與其家長,並持續追蹤他們的生活數十年,研究每個孩子的個性特徵、習慣、家庭關係、影響力、基因、學業性向、生活方式等。
閱讀更多
2023-06-21
楊培銘
編按:據衛福部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1萬982人;111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則顯示,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81人。而不少名人,包括資深音樂人林秋離、藝人蔡頭、香港演員吳孟達、作家金庸、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等,都是因為肝癌離世。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許多病患是先病毒型肝炎再肝硬化,接著患肝癌。肝臟慢性發炎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抽菸、代謝性疾病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便需要定期檢查。「其實肝炎的追蹤,只需要靠抽血與腹部超音波,便利性相當高。」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醒,「C型肝炎的治療也很簡單,療程僅8週或12週,副作用低、治癒率高達98-99%,大家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原文刊載於2022/3/11,更新時間為2023/6/21)
閱讀更多
3/ 29
第 3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