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
郭美懿
49歲的愛情診療大師「喬治」張兆志,週二(12/26)與小12歲妻子許允樂宣布離婚,由於雙方感情甚篤,消息一出跌破不少人的眼鏡。兩人於2017年結婚,從交往到步入婚姻長達10年時間,卻因為雙方對「要不要孩子」沒有共識,6年婚姻宣告仳離。許允樂坦言,人生藍圖裡一直都很渴望有孩子,但另一半卻未有同樣的規劃,雙方10年來都在期待彼此改變,如今站在女人生育限制的關口上,兩人雖感遺憾與不捨,仍勇敢說出真心話、沒有企圖迎合對方而妥協,「給對方做選擇的自由這才是愛。」
閱讀更多
2023-12-21
曾少芬
親密關係最終的問題都不是外界的,不是孩子、不是生活壓力、不是家庭瑣事,本質是彼此缺失了情感連結和內在需求的回應。
閱讀更多
2023-12-15
照護線上
曾經遇過一位80歲的女士,被家屬送到急診的時候,已經不會動、不會講話。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王韋翔醫師表示,經過檢查評估,病人屬於較嚴重巴金森病,只是過去的症狀一直被家屬認為是單純老化,而沒有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23-12-05
王素梅, 陳良基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8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患有精神相關疾病,台灣則至少有超過200萬個家庭正處於憂鬱風暴之中。那一天,當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發現結褵40年的另一半站在16樓的陽台上打算縱身一跳時,他唯一的念頭,只有緊緊抓住她的手……原本開朗大方的太太素梅嚴重失眠、變得沉默寡言、行動遲緩,害怕面對人群,宛如陷入憂鬱流沙,身體的自主能力一點一滴地流失了,而自 信心 、安全感也跟潰堤。當她越是心急、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藥物副作用使得記憶漸漸空白,更令她感到失落。「環境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要不要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考驗,陳良基決心卸下部長職位,提前從台大退休。除了安排太太接受精神科的專業醫療和心理諮商之外,他也每天按表操課地陪伴太太定期散步、做運動、追劇、出遊,鼓勵她寫下「煩惱筆記本」……經過兩年悉心照顧與一家人同心協力的努力,那個熟悉的太太又回來了。罹患憂鬱症不是誰的錯,只是大腦生病了。身為守護者的你,若能用包容的心去理解,持之以恆的陪伴,就能看見痊癒的曙光。
閱讀更多
2023-12-04
麥可.海亞特, 梅根.海亞特.米勒
科技強人的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是人人稱羨的職場贏家,但有著兩段失敗的婚姻與許多情感問題,而且總是睡在辦公室超時工作的他,我們可能無法將其視為「生活勝利組」。然而想要在職場上享有成就,又能在與家人朋友享受生活,就只能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幻想嗎?
閱讀更多
2023-11-30
陳潮宗
瘦身成功是令人喜悅的事,但我在減重門診中常常遇到病人詢問,他明明瘦了10幾、20公斤,為何體脂率還是沒什麼改變,難道瘦掉的全是肌肉嗎?
閱讀更多
2023-11-29
劉秀枝
十六年前當我從臺北榮總退休時,曾有位醫師長官說:「給她一個月的時間,保證她會無聊到要求回來上班的。」我在心裡嘀咕著:「是嗎?」
閱讀更多
2023-11-22
段詩潔
(今周刊1405)「很多人憑感覺做事,這是很危險的;我們分析師喜歡以數字為準,有科學、有數字,算出來我才會安心。」前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這麼說。
閱讀更多
2023-11-14
李四端, 台灣優視媒體
編按:今年76歲的腦科學家洪蘭,出生於司法世家,祖父為檢察官,父親洪福增是由軍法官檢覈而成的律師,家共有六位姊妹,皆為畢業於北一女及台大的傑出學子。其中三位擁有博士學位,另外三位則擁有碩士學位,堪稱學霸家族。洪蘭深信,姊妹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成就的原因,應歸功於她們父親言傳身教的深厚底蘊。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