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王炘珏,口述/吳念真
2019年十二月,導演吳念真簽下了預立醫療決定書。年逾六十的他,一九年生了一場大病。他說,這份決定書會決定他人生最後的樣貌,也代表他對人生的態度。《今周刊》專訪吳念真,分享他簽署決定書的心路歷程,及對生命價值的解讀。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得漂亮、走得尊嚴,以下是他第一人稱自述。
閱讀更多
2020-01-07
楊雅馨
致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篩檢、擅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大腸鏡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
閱讀更多
2019-12-31
楊雅馨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台機器可以一次解決肌膚所有的問題,必須綜合不同的 儀器 ,這是我超過20餘年的心得。」談起正夯的醫學美容,隸屬於長庚醫療法人的長庚診所副院長、皮膚專科及皮膚美容專科醫師胡倩婷表示,醫美等於醫療,而不是美容,並不是做完整個療程,病人的皮膚就會好,在治療過程,醫者必須用心思考。其實,女人要看不出年齡,睡眠還是比醫美重要!年過五十、外表卻完全看不出來的胡倩婷如此提醒。
閱讀更多
2019-12-12
林芷揚
60歲的陳小姐到醫院施打公費流感疫苗時,醫院志工建議她可以藉此機會,做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乳癌篩檢。兩個禮拜後她接到報告,請她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經過乳房超音波、切片檢查之後,發現有惡性細胞,開刀證實為乳癌早期原位癌。
閱讀更多
2019-11-30
林芷揚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國健署調查發現,50歲以上民眾逾70%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疾病,因此許多民眾天天量血壓、測血糖,擔心三高找上門。但專家提醒,除了注高之外,更要重視骨質疏鬆問題,因台灣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25%,僅次於高血壓27%,更高於高血脂17%、高血糖7%,等於每4人就有一人骨質疏鬆。
閱讀更多
2019-11-20
林芷揚
「我的命是黃醫師救的!」59歲的林女士20多年前因不明頭痛,看遍各科醫師,每天吃藥長達8個月卻苦於找不出原因,期間甚至因為頭痛從樓梯摔下來、在馬路中央昏倒,直到遇見黃金山醫師,才終於得救!
閱讀更多
2019-11-18
周思潔
很多人看到我總是會問,怎麼膠原蛋白還是這麼飽滿?就連我自己的姊姊也總是很羨慕的跟我說,為什麼我都不用吃什麼、做什麼,就可以維持皮膚的緊緻和彈性呢?
閱讀更多
2019-11-15
林芷揚
憂鬱症是現代人很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福部2002年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民眾所做的匿名調查,發現15歲以上有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許多人步入中高齡之後,也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憂鬱症。
閱讀更多
2019-11-08
林惠君
本身是醫院院長也是肺癌患者的蔡松彥,最初從正規療法做起,發現成效不彰,所幸把自己當白老鼠,花費近千萬投入自然醫學療法,加上自創抗癌餐盤,如今已從罹癌院長變身成抗癌院長!
閱讀更多
2019-10-28
林芷揚
隨著人口老化,疾病照護問題也日益擴大;其中,失智症對於病人和家屬來說都是極沉重的負擔,有效預防、早期診斷都是延緩失智症的好方法!
閱讀更多
11/ 17
第 11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