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絕大多數退休的人對錢都感到焦慮,深怕有一天會不夠用。有人非常保守,只敢存定存,因為知道利息無法對抗通貨膨脹率,所以只好盡量節儉,犧牲了退休生活的品質。有人把退休金投入股市,希望能有所獲利,來減輕對錢的不安感,但碰到今年台股一路下跌,現在面對手中資產嚴重縮水,恐怕更焦慮了。(原文刊載於2022/7/4,更新時間為2022/11/17)
閱讀更多
2022-11-09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編按:全書日圓以臺灣銀行一月公告之均價0.27元計算)
閱讀更多
2022-11-06
胡肇芳 整理
許多人以為買幾張股票,或是買一些保單就算是做好理財規劃,理財專家認為,沒有緊急預備金、保險保不夠、貸款只還最低金額、買太多房子、不積極 儲蓄 以及為自己存錢之前先幫孩子 儲蓄 ,都將成為邁向財富自由的阻礙。
閱讀更多
2022-11-04
嫺人
退休後財務面最大的擔憂,就是看著退休金水位節節下滑。特別是對我這種早退族來說,要面對漫長的退休歲月,那更是特別的重要。在這一節,我想把受邀進行公益講座的時候聽眾問的問題,還有平日讀者問的問題,做一個整理。
閱讀更多
2022-10-28
偉文隨筆
有一句流傳在開刀房的名言:「你只有三分鐘時間,所以要慢慢來!」靜下心才能改變對時間的感受,甚至真的會改變時間的流速。
閱讀更多
2022-10-25
林韋伶
《今周刊》今(10/25)日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資深協理陳碧玉與永豐金證券資深經理證期雙分析師陳泓睿,以退休理財規劃為題發表演說,根據兩位專家長期觀察台灣人在退休理財規劃上的迷思,以「總覺得保險一定要有去有回」以及「退休金投資報酬率一定要很高」為最大宗。
閱讀更多
2022-10-21
偉文隨筆
我翻找出我的筆記本,念了叔本華這位哲學家所寫的一段話:「當你回顧一生時,它看似規劃好的劇情,當你身歷其境時,卻是一團糟,只是一個接一個而來的意外,事後你再回顧時,卻是完美的。」
閱讀更多
2022-10-21
德瑞克・金尼
做為父母,你希望孩子可以充分發揮潛力、貢獻社會。你知道財務上的成功是實現此一目標的關鍵。你希望孩子們找份好工作,有能力買房,養家糊口,擁有光明的未來。孩子們值得擁有成功的機會,你希望他們能夠財務獨立。錢是好東西,孩子能有愈多錢,就能做愈多好事,不僅僅能為自己的家人提供高品質的生活,也能為世界做出長遠貢獻。
閱讀更多
15/ 30
第 1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