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鄭閔聲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
2019-03-07
iHealth 政昇藥局
為了穩定高血壓病情,除了定期服藥,許多人會嘗試多種方法,例如改善飲食、積極運動、戒除不良生活習慣等。
閱讀更多
2019-01-04
平安文化出版
有時候,雖然感受到自己有明確的變化,感受到自己在前進,卻無法感到欣慰,反而放棄了夢想和目標。「扣分」思考就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會讓人覺得現在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相去甚遠,不斷給自己扣分。
閱讀更多
2019-01-03
亞東紀念醫院/亞東院訊
最近天氣逐漸轉涼,時序入冬,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時間。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國人十大死因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分別是第二名的心臟疾病、第四名的腦血管疾病與第八名的高血壓疾病,共佔三位,不可謂不重要。而心臟疾病的大宗非心肌梗塞莫屬。
閱讀更多
2019-01-02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醫學新天地
「擔心死了」是常會聽到的一句話,當然一時的擔心不太可能死人,除非這個人有 冠狀動脈 阻塞,剛好又遇到很大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18-11-01
廣告企劃
若問老謝什麼投資最沒風險、報酬率最高?他認為:「健康」這張股票,絕對是人生最值得投資的績優股,既無可取代,亦是千金不換!
閱讀更多
2018-10-04
林芷揚
36歲的謝先生有抽菸習慣,還有高膽固醇血症,日前突然出現胸悶、冒冷汗、下巴發麻的情況,緊急送醫後,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差點因此失去寶貴性命。
閱讀更多
2018-09-26
盧郁安
菸齡20多年的莊先生自認身體勇健,但半年前開始就出現喘、胸悶痛的症狀,但因為休息一下後就會恢復,所以並沒有前往就醫。沒想到3個月前他突然劇烈胸痛,被送至醫院時已呈休克狀態,情況相當不樂觀。
閱讀更多
2018-08-22
盧郁安
近10年來,外科醫師不斷思考如何降低手術對人體的侵襲性,並希望能夠減少腹腔鏡的穿刺孔,達到單一切口或利用自然孔進行手術,最終邁向無痕手術。
閱讀更多
14/ 17
第 14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