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林芷揚
食道是食物進入胃腸的必經之道,也因此常暴露於致癌因子及病菌當中,進而產生病變;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且以男性居多。
閱讀更多
2020-03-02
林芷揚
大腸癌高居我國罹癌人數第一位已超過十年,但其實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 、體重控制來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
閱讀更多
2020-01-20
華人健康網
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女性避之唯恐不及,關於預防乳癌的飲食有新發現!根據美國水牛城大學和波多黎各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常吃洋蔥、大蒜的人,乳癌罹患率比從來不吃這類調味香料的人低67%。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乳癌是身體積聚了過多毒素,包括:濕毒、熱毒、壓力毒的結果,尤其情志不暢是乳癌的催化劑,所以,平時需要疏肝理氣、寧心安神,有助遠離乳癌威脅。
閱讀更多
2020-01-19
林芷揚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數天的慶祝活動都與吃有密切關係,尾牙、春節團聚和春酒,若連續每天都放縱大吃,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怕會大幅上升。
閱讀更多
2020-01-07
楊雅馨
你的身高有多高?大腸全長約有150公分長, 是由盲腸、結腸及直腸所組成,由右下腹起往上,在肝臟下緣形成直角後,朝左側水平橫向前進,再於脾臟下方形成直角往下行,呈ㄇ字形占據了整個腹腔的周邊以至骨盆腔的後方。而外科有其歷史淵源,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說:「早期台灣依循日式醫療體系,將大腸直腸歸屬在一般外科,然而,隨著醫學發展,一直到1970年臺北榮民總醫院將其獨立分科,各大醫院也紛紛跟進。」
閱讀更多
2019-12-27
彰基院訊
硝酸鹽(Nitrates)是蔬菜和馬鈴薯的成份之ㄧ,也是一種食品添加物。硝酸鹽和食鹽混合可成為醃肉的醃汁,常使用在醃製臘肉、香腸、培根、火腿、熱狗。雖是古老的製作方式,但最近才了解火腿中的「硝酸鹽」有特殊的抗微生物特性,可抑制肉毒桿菌生長、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有預防食物中毒的好處。
閱讀更多
2019-12-24
照護線上
雖然會致癌聽起來很危險,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無論如何都要避免這項致癌物!畢竟,雖然太陽光裡面的紫外線可能導致皮膚癌,但我們也需要定期曬點太陽,體內才有足夠的維生素D生成。 討論致癌物的目的不是要大家不能出門、不能工作、無法吃飯,而是希望大家在獲取更多知識後,能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更多正確決定。
閱讀更多
2019-12-13
NOW健康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最新十大死因當中,癌症已經連續多年位居榜首,屹立不搖,因此,如何預防癌症上身,更是民眾所需要了解的。研究表示,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酗酒、體重過重等,將導致罹患癌症的風險提高,研究刊登在《臨床醫師癌症期刊》(CA: A Cancer Jour)。
閱讀更多
2019-12-10
林芷揚
膀胱癌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性罹癌的比例較女性稍高一些,男女比率約為55:45。提醒民眾,平日生活中應遠離危險因子,一旦出現頻尿、急尿、血尿、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症狀,應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4/ 8
第 4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