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NOW健康
「紅眼睛」是眼科常見的主訴。資深眼科醫師朱智盟指出,流行性急性結膜炎,也就是俗稱的「紅眼症」,具有高度傳染性。此外,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結膜下出血、虹彩炎、急性角膜炎,甚至皰疹、黴菌感染也可能導致紅眼。乾眼症亦可能因眼睛過度乾澀,造成角膜損傷發炎,而引起充血反應。
閱讀更多
2025-02-04
郭美懿
女星大S(徐熙媛)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消息傳出震驚各界。大S年紀尚輕,日本醫療也很先進,只是染上一場流感,為何短短4天就失去性命?對此,重症醫師陳信均直言,雖然年輕族群重症機率僅約1%,但若併發重症,致死率就會從原來的千分之一驟升為20%,「一旦開始出現會喘的狀況,就是一種警訊!」
閱讀更多
2025-01-09
郭美懿整理
本土麻疹疫情升溫!據疾管署統計,國內已累計16例確診個案,目前掌握接觸者已達3123人,其中1609人監測期滿,創下5年來匡列人數最高紀錄。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也在臉書提醒,麻疹傳染力極高,是新冠的6倍,病人方圓2公尺內皆是飛沫傳染範圍,加上病毒可在空氣中停留2小時,只要「走過」,就可能被感染!
閱讀更多
2024-11-14
郭美懿整理
「歌神」張學友6月在台舉辦演唱會,暌違6年與台灣歌迷見面,卻因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緊急取消,直到身體好轉才繼續進行後面3場小巨蛋演唱會。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嬰幼兒才會感染RSV,事實上63歲的張學友也屬於高危險群,熟齡族一旦感染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尤其是心臟衰竭;而若有心血管病史者,入住加護病房的風險更是高出50%,死亡風險增加1倍,因此千萬不可小覷。
閱讀更多
2024-11-06
郭美懿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據疾管署統計,全台65歲以上國人每週仍有逾500人死於肺炎及流感,而隨著秋冬到來,包括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都將進入大流行期,民眾更不可掉以輕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呼籲,民眾應加速接種疫苗,特別是熟齡與罹患三高、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另外,新冠疫情加重「超級細菌」增長,民眾除了接種疫苗,減少感染機會之外,也應該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因不當使用而助長抗藥性細菌的增長,陷入「無藥可醫」的困境。
閱讀更多
2024-09-02
照護線上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惡性度很高的淋巴癌,病程發展又急又猛。何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有哪些最新的治療進展與國際治療趨勢?照護線上請到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血液科李婉瑄醫師來解答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治療關鍵5問。
閱讀更多
2024-04-09
郭美懿
食物中毒事件頻傳,繼王品集團旗下餐飲「初瓦」韓式料理、「嚮辣」和牛麻辣鍋爆發56人用餐後不適就醫,連鎖鍋貼品牌「八方雲集」也傳出有民眾至北投分店購買餐點食用後,出現上吐下瀉狀況。國人外食機會多,日常出現腹瀉,如何判斷是吃壞肚子、還是食物中毒?什麼狀況應該就醫?
閱讀更多
2024-04-01
郭美懿整理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風暴尚未平息,上週竹北一家舒肥肉類咖哩餐廳,也傳出民眾用餐後腸胃不適、狂拉肚子;今日(4/1)北市又傳出4位民眾到中山區連鎖壽司店用餐,「噁心嘔吐、腹瀉、起紅疹」,疑似又是一起食物中毒案。其實除了米酵菌酸這個致命細菌,台灣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類型包括腸炎弧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等4種,究竟什麼狀況容易發生食物中毒?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
閱讀更多
2024-03-20
郭美懿
近期天氣劇烈變化,因感冒至醫院看診人數也明顯增加,明明都已經看醫生、也按時服藥,為什麼感冒一直好不了?難道是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嗎?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芝穎表示,一般人感冒病程3至10天屬正常範圍,無需過度擔心,但年長者、孩童或慢性病人若是感冒期間症狀惡化,建議立即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及治療。
閱讀更多
2024-03-07
林靜芸醫師
主張每天洗澡,甚至每次出門回家就洗澡的人,認為環境充滿污染,身體必須好好洗淨;主張不要過度清潔的人認為,人體是運轉良好的機器,天天洗澡,洗掉自身免費的油脂,再塗市售劣質的保濕品,沒有道理。如果都不洗澡會怎樣呢?答案是只要 勤洗手 、不洗澡,並不會讓人生病。
閱讀更多
1/ 16
第 1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