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許禮安
如果安寧療護可以賺大錢,我根本就不用推動,更別說推動得這麼艱苦。我常半開玩笑說:「假如安寧病房可以賺錢,甚至是賺大錢,我猜長庚醫院應該會把所有病房都改成安寧病房吧!」這是我認為推動安寧療護最困難之處:因為不賺錢!
閱讀更多
2019-09-18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作者定義「富人」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負債(信託帳戶的本金除外)的現值。資產淨值高於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千萬元)以上的人稱為有錢人(富人)。 依據這個定義來看,1億個美國家庭中只有350萬人(3.5%)可以被稱為有錢人。95%的有錢人其資產淨值在1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都怎麼教養小孩?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2019-09-18
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18床位的T小姐,56歲,乳癌末期,因為食慾不佳入院。入院之後,經過與癌症病人、先生仔細地討論,病人決定不放鼻胃管,順其自然。後來一些症狀都調整的不錯,和先生以及團隊也逐步建立了默契。面對這樣癌症末期病人,總會感受到自己可以創造的價值,只是,這樣的價值有時也是很脆弱的。
閱讀更多
2019-09-08
小虎文
「我整理我老公的牛仔褲,才在裡面翻出了三張病危通知:我女兒、兒子,還有我自己。許多人都問我為什麼可以保持樂觀,因為我沒有時間可以悲傷,我是沒有資格厭世的人,我只能把握每一天,認真過日子。」
閱讀更多
2019-09-06
艾彼
「年紀大了病痛就多,實在不知道這輩子我還有什麼事情沒完成,老天為什麼不把我帶走?我留在這裡,只是子孫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19-09-06
紀雲深
過度的關心,有時可能會是一種毒藥。這些年我體會到最美好的關心就是「剛剛好」,所有的關心來自於緣分,還有彼此熟識的程度。
閱讀更多
2019-09-05
小虎文
「林杰樑醫師被稱為『俠醫』,黃勝堅醫師則叫我『怪俠』,我覺得蠻會形容的。」許禮安自己笑稱,24小時不關機的習慣,是從急診室開始,最久還可以追溯到「B.B CALL」時期,他已經有不關機的習慣。「我隨叫隨醒,在半夜接電話能迅速回應問題。」
閱讀更多
2019-08-19
廖玉蕙
「我認為」、「不!不! 你聽我說」、「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吧?」「我就說嘛!你就是不聽我的」…… 當這些語彙經常出現在言談中,我們就得開始自我警惕——我是不是個固執、自以為是的人了? 這些口頭禪密集出現,通常代表著性格裡埋藏著強烈的宰制慾,只管自己、凡事由自我出發。
閱讀更多
17/ 22
第 17頁,共 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