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4
畢德歐夫
「您好,我們夫妻都接近40歲了,有一個還不到2歲的寶寶,先生收入比較好,有160萬左右,我則是80萬,在中永和有買一間公寓,利率是1.31%。貸款還欠700萬。有一台國產車,沒貸款,暫時不用給孝親費,每月保母費就是直接給母親1萬5,請她幫忙帶小孩,另外先生跟我存款大約都是100出頭萬,我們一直很保守,但這時候要投入股市還是先還房貸?」「兩邊家人都沒辦法出錢幫忙,看到人家能買新房,或者買天龍國的房子,總是羨慕呀!我們都快40歲了,總覺得好像沒存到太多錢...」
閱讀更多
2021-07-20
優照護
「你跟媽最近狀況都好嗎?」秀熙對著話筒詢問。「我都還好,你媽的狀況,她說她要自己說。」秀熙爸爸這樣回答。「我…很…好」秀熙媽媽用緩慢而用力地回答秀熙的問題。原本不期待能聽到母親的聲音,秀熙在電話那頭激動不已。現在的60多歲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中年而已,日子才正要往另一個風光明媚的方向去,但對秀熙父母倆卻不是如此。
閱讀更多
2021-05-18
HEHO健康網
疫情持續升溫,急診接連數日,都有大批民眾擔憂而來篩檢,把急診量能擠爆了!振興醫院急診室田知學醫師,昨天(17 日)晚間也在臉書透露急診狀況,一名民眾需要急救,但考量室內有大批篩檢民眾的安危,在不清楚該名民眾是否有相關接觸史或風險,「眼下只剩下戶外能插管」,最後家屬選擇放棄急救。台灣急診醫學會也呼籲,醫院留給有症狀、真正需要的患者、沒事別來!
閱讀更多
2021-04-13
優照護
茹意是家庭主婦,婚後即全心投入家庭,讓全家人開心是她的目標最大的目標。婚前茹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後,她成了公婆的寶貝,公婆一直希望有個女兒,他們夫妻卻只有兒子,如今有個媳婦,他們喜不自勝。
閱讀更多
2021-03-09
優照護
佳蓉長期定居歐洲從事翻譯的工作,母親已是耄耋之年的失智症患者。在海外,每每問起母親的狀況,家人總是避重就輕回答:「養護機構有在照顧」、「正常」等,佳蓉始終放心不下。等到她回國探視母親的期間,輾轉從養護機構的護理師口中得知,其實家人並不常來探視母親,對母親情況不甚熟悉,家人對母親的態度,讓佳蓉百感交集。
閱讀更多
2021-02-23
優照護
「我媽媽很捨不得小孩為她花錢,請不要跟媽媽提到費用的事,麻煩了!」張媽媽是位個性獨立的熟齡人士,一直以來都自己照顧自己,不願給家人負擔,也不喜歡子女為她花太多錢。
閱讀更多
2021-01-18
股素人、卡小孜
綜合網路上的文章資料,想要退休「樂活」的退休準備金,多為1,000萬、1,200萬、1,500萬、1,800萬及2,000萬元不等。即使最低門檻的1000萬元,也會嚇壞目前月薪不到4萬元的30歲上班族,若每月存1萬元,到65歲退休時存了35年,也頂多只有500萬元而已,怎麼辦?500萬元存款夠不夠退休用?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妳愛我,我也愛妳!」這句話出自開始失智的邱志成口中,或許已遲到幾十年,但聽在邱太太李素真耳裡仍無比安慰。她說:「結婚幾十年,現在的他最專情。」有時兩人出去散步,李素真沒跟上,老伴還會回過身來等她。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適時對外舉手求援,並非懦弱的行為,而是開放機會,讓大家可以一起參與照護長輩,並在這個經驗中學習。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媽媽第二次中風住院的那七天,給我帶來深刻的省思,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很不容易,但必須開始。從前的我,是為她而活;此後的我,是為自己而活。
閱讀更多
7/ 13
第 7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