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萬特特 等
朋友約我去逛街,我說:「恐怕不行,因為我要去看電影。」然後她馬上問:「你答應小張了?我就說嘛,他條件那麼好,你遲早要同意的。」「你在想什麼呢,都說了不喜歡他。」「那你是跟前任和好了?」「怎麼可能。一個過去的人我要他幹嘛?」「那你到底跟誰去看電影!?」「我一個人啊。本來約好和閨蜜去的,但是她臨時有事。」「你一個人去看電影?」她疑惑又不可思議的語氣,我好久都忘不了。
閱讀更多
2023-06-01
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今(31)日上午舉行第21任總院院長授職暨就任感恩禮拜。新任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醫師,為急診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堅守急診醫療第一線長達30年,曾擔任急診醫學部主任、總院副院長,致力於提升緊急醫療、智慧醫療,同時強化教學品質及培育急救醫學專業人才,醫界資歷十分 完整 。
閱讀更多
2023-05-31
李慧林
我和大家一樣,心中一直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生大病怎麼辦」、「沒錢怎麼辦」等等。想存到養老所需的最低生活費到底要賺多少,又該賺多久呢?我對「需要多少錢養老」感到焦慮,這就是我必須更忙碌的理由。我要考上更好的大學,找到更好的工作,要賺更多錢,必須買更好的房子,要找到好老公……我執著並渴望不知道是誰定義的「更好」,因為我希望在晚年過上更舒適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3-05-31
謝富旭
德國哲學家韋伯認為,記帳方式的變革,大大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樣的,一個對投資記帳方法的小小改變,可能引起您財富甚至人生的連鎖質變。
閱讀更多
2023-05-29
潮健康/全煜耳鼻喉科診所耳鼻喉專科醫師 林岱樓醫師
編按:國內新冠疫情第4波疫情來襲,重複感染也變多,許多不曾染疫的「天選之人」更紛紛中鏢。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未來防疫措施就是「鬆、緊、鬆、緊」,國人要習慣這就是未來的「新常態」生活。吳明賢表示,這次疫情再起是因為5月放寬防疫措施,染疫的人一定會變多,慶幸的是,多數患者以輕症居多,但老、弱、病、殘族群免疫力不佳「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除了接種疫苗外,染疫時要趕快以藥物治療。吳明賢表示,新冠疫情不會像SARS一樣「完全消失」,一定要更注意自己的健康,平時要好好吃飯、運動、睡覺,有規律生活、正向心情,不靠藥物就能提升免疫力。他也提醒,除了新冠肺炎之外,腸病毒、流感病毒也都回來了,尤其腸病毒「今年可能會很厲害。」
閱讀更多
2023-05-26
吳若權
我看過責任感很重的人,因為承擔太多來自他人的期許,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壓力,而感到不自由。聖嚴法師曾引領法鼓山做了很多公益的事,幾乎每個人都對他有很高的期許。每當政治混亂、經濟蕭條、教育政策搖擺、甚至家庭發生暴力時,都會希望聖嚴法師能夠站出來說幾句話。我很好奇這些期待,會不會讓聖嚴法師覺得不自由呢?以「行銷」為比喻,聖嚴法師謙虛地說自己只能開「專賣店」,提供自己有把握、而且專精的服務,不能像「百貨公司」樣樣都賣。即使今天是總統來訪,聖嚴法師也只能講佛法,沒辦法越俎代庖去談政治、經濟、教育。
閱讀更多
2023-05-26
吳若權
凡事都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把自己困住,就無法自由。一直以來,不論個人的品德、還是時間的安排、處世的原則,我都堅信遵守規範及規律的重要性,卻在聖嚴法師一句:「自己綑綁自己、困住自己,是愚癡的事。」得到當頭棒喝的體悟。
閱讀更多
2023-05-26
吳若權
在向前進展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沒人能夠預料。大環境會變化,自己的身體狀況會變化,生活的條件會變化,可以運用的資源也會變化……這些都是沒辦法在事先精算的事。在很多時候,自己認為一定可以到手的,不一定會到手;反而是沒有想到的,機緣到了時候,它就會出現。過度要求自己,執著於太瑣碎的細節,就像預先設定一些陷阱,讓自己掉下泥沼,很可憐、也很可惜。
閱讀更多
2023-05-26
羅子琦
「你願意一肩扛起,都是為了家庭要好好的。但夫妻之間的爭執與誤解,卻不是一肩扛起就可以搞定的。」聽我這麼說,馬克突然忍不住掉淚。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