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日前去台中演講,決定搭台鐵自強號前往。在月台等火車時,被一位網友認出,兩人攀談了幾句。他說他要帶太太和兩個稚齡女兒回豐原,但他選擇搭區間快車,而不搭自強號。
閱讀更多
2022-07-21
李雪雯
如果仔細分析許多投資型保單的保戶之所以虧錢的特色,不外乎以下幾種類型。
閱讀更多
2022-07-15
喬許.布朗, 布萊恩.波提諾
摩根.豪瑟是協和基金合夥人,曾是財經網站「萬里富」與《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著有全球暢銷書《致富心態》。他分享自己在做私人的財務決定時,不是拿出試算表或教科書照本宣科,而是和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投資目標也不是最大化投資報酬率,而是將配偶或孩子感到失望的機率最小化。
閱讀更多
2022-06-20
艾蜜莉-自由之路
今天早上收到一則FB訊息,結尾最後一句寫的是: 「謝謝艾大(艾蜜莉),存股5年後,我現在每年領將近20萬元的股利。」 我很好奇,趕快往上拉看看他到底寫了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6-02
畢德歐夫
壞債不能留,好債則要盡量拖著 上週日,我原本在古亭站的星巴克與團隊成員開會,老媽一通電話,說家中有重要客人來訪,我便立刻趕回老家。畢竟這位重要客人是老媽的國中同學,也是從小就很照顧我們家的一位長輩阿姨。 貞姨的兒子在竹科上班,剛從德國出差回台。他說有時候回老家看到媽媽粗茶淡飯,甚至午餐一顆大饅頭就搞定了,實在看不下去。
閱讀更多
2022-05-31
陳韋翰
編按:資深專職投資人陳韋翰,擁有超過16年的代操與教學經驗,這讓他有機會接觸超過3,000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大股東、法人、主力與散戶,他發現,這些隱身在你我周遭,低調且毫不起眼的億萬富翁,其致富之道,皆源自於他們共同擁有的「不缺思維」。(原文刊載於2022/5/21,更新時間為2022/9/11)
閱讀更多
2022-05-27
翁申霖 整理
現在「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年代,要順利存到錢可說是相當不容易,為了增加被動收入,不少人會靠著投資、保單儲蓄來達成。日前有一名護理師分享自己的理財經歷,在畢業迄今6年成功存下200萬,他是怎麼辦到的?這名護理師有感而發地說,存錢的動力真正來自成就感。
閱讀更多
2022-05-05
不敗教主~理財不Buy
ETF是不錯的投資方法,但是不少人一知半解,投資就可能受傷,來看看常見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2-05-02
蔡碧月
疫情爆發前,時尚設計師林國基砸近億現金購入300坪山上別墅,閉門種花種菜,甚至盤算退休,淡出時尚界,起因是有一天被緊急送醫,檢查出左心室肥大。一向自認健康的他,與死亡近距接觸後,開始思考未來,「我在時裝業能做都做了,要成為首富已經不可能,但我可以當個時尚農夫,當個全台灣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閱讀更多
2022-04-28
陳重銘
「核心持股」必須具備股價波動小、獲利跟配息穩定等優點,可以長期抱著安穩領股利,一來可以當成生活費,二來也可以用來買進其他股票。核心持股的重點在於「張數」,張數越多,可以領到越多股利,總有一天能達到財務自由。增加張數的重點在於有紀律地 定期定額 買進,並善用股災時逢低加碼,以下介紹我喜歡的核心持股種類。
閱讀更多
8/ 16
第 8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