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家族

顯示第 2212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就愛「這款」早餐,連吃20年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醫揭養出癌症11大因素

tCol 2023-07-04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

就愛「這款」早餐,連吃20年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醫揭養出癌症11大因素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閱讀更多

10大癌症殺手》攝護腺癌遲早成男性癌症第1名!泌尿權威邱文祥:50歲後必做一件事

tCol 2023-07-04

鄭閔聲

10大癌症殺手》攝護腺癌遲早成男性癌症第1名!泌尿權威邱文祥:50歲後必做一件事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前列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則同樣位居第五位,長期觀察排名更有往前趨勢,近40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70倍,死亡率則加約20倍,並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近年不少名人飽受攝護腺癌之苦,包括藝人余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衛教專家潘懷宗、以及作家李家同等;而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更在2021年因攝護腺癌惡化離世。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緩慢的癌症,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常常已經進入晚期,甚至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會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想要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新光醫院董事、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表示,有一種很好的血液腫瘤標記「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固定抽血檢驗,當PSA異常升高,下一步就是要進行攝護腺切片,因為第一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可達95%,如果早期發現,就不必擔心會死於攝護腺癌。(原文刊載於2021/3/10,更新時間為2023/7/4)

閱讀更多

9旬爸趴趴走、84歲媽還在上班!湯志偉從父母身上學樂活:心靈、財務上獨立,不給晚輩留負擔

tCol 2023-07-04

郭美懿

9旬爸趴趴走、84歲媽還在上班!湯志偉從父母身上學樂活:心靈、財務上獨立,不給晚輩留負擔

「老」或「年輕」是個相對的詞,或許出於私人的偏見,有些人在記憶中不曾老去,彷彿自己也能永遠年輕。好比演員湯志偉,時間的戳印還停留在《TV新秀爭霸戰》、《京城四少》,怎麼一眨眼,他竟也到了花甲之年?對此,湯志偉促狹指著訪綱上「出道40年」這句說道:「其實我9歲開始當童星,已經出道53年了!」

閱讀更多

不菸不酒、不煮飯還是得肺癌!公費LDCT肺癌篩檢揪出早期肺癌,上路1年救531個家庭

tCol 2023-07-03

郭美懿

不菸不酒、不煮飯還是得肺癌!公費LDCT肺癌篩檢揪出早期肺癌,上路1年救531個家庭

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19年,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當時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2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上路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四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1.1%,減少近7個百分點,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

閱讀更多

「我還不是被打大的,為什麼現在不能打孩子?」一個虎爸放下鞭子6年後的懊悔告白

tCol 2023-07-03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我還不是被打大的,為什麼現在不能打孩子?」一個虎爸放下鞭子6年後的懊悔告白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究竟怎樣才是為孩子好?」的教養大哉問,讓現代爸媽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懷疑自己。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他」。全職奶爸「綠豆粉圓爸」勇敢翻轉傳統家庭教養模式,結合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親身實踐,幫助爸媽以鼓勵、信任、協助、支持、陪伴孩子,取代打、罵、恐嚇、利誘、處罰與獎賞的傳統教養法。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自然有信心與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閱讀更多

兒捐肝55%仍救不回!《哭砂》《聽海》作詞人林秋離62歲病逝…家人悼:音樂頑童瀟灑離開

tCol 2023-07-01

李易紓整理

兒捐肝55%仍救不回!《哭砂》《聽海》作詞人林秋離62歲病逝…家人悼:音樂頑童瀟灑離開

編按:第34屆金曲獎週六登場,「特別貢獻獎」頒給林俊傑的恩師,台灣知名作詞家、唱片製作人林秋離,林秋離於去年12月病逝。林俊傑演唱多首林秋離的作品,包括張惠妹的《聽海》、黃鶯鶯《哭砂》、陳潔儀《心痛》以及JJ自己的《不為誰而作的歌》等膾炙人口的組曲。演唱《不為誰而作的歌》前,林俊傑對著鏡頭說「秋離老師謝謝你」,台下林秋離的遺孀熊美玲頓時眼淚不止。熊美玲與兒子上台為林秋離領獎時說:「大家好,我是熊美玲,我是秋離一生中合作時間最長的創作夥伴,我是他的老婆。秋離寫出很多很好的作品,在市場的銷量也受到肯定,今天秋離老師獲頒特別貢獻獎我想是眾望所歸,對於秋離40年來在流行音樂界的努力和貢獻給予最高的、也最即時的肯定,謝謝每一位愛護秋離老師的朋友們,謝謝你們。」62歲林秋離在去年12/11病逝,他在近8-9年時間苦於肝硬化及肝癌,雖然大兒子在日前捐肝給他,希望能救父親一命,可惜事與願違。當時熊美玲在臉書發文說,「秋離老師昨日,20221211下午,離開我們了,感恩這段時間每位朋友祝福銘感于心」。(原文刊載於2022/12/12,更新時間為2023/7/1)

閱讀更多

10大癌症殺手》朱芯儀切除乳房「癌細胞清乾淨」!台大名醫揭「贏得十倍存活率的乳癌真相」

tCol 2023-06-29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黃亞琪主筆

10大癌症殺手》朱芯儀切除乳房「癌細胞清乾淨」!台大名醫揭「贏得十倍存活率的乳癌真相」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每年新增約1.5萬名病人,平均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被確診乳癌。包含歌手朱俐靜、前民視主播張瑞玲、星座專家薇薇安,都因乳癌而離世。儘管乳癌致命,但仍有機會爭取更高的治癒機率,若透過正規治療,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85%,其中0~1期個案高達95%以上,第2~4期也分別可達89%、70%與21%。國健署提醒,45至69歲以及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許多病例還不到40歲就得到乳癌,如以《犀利人妻》奪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的37歲女星朱芯儀,也在去年3月宣布罹患乳癌2至3期,歷經一整年的化療、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宣告戰勝病魔。朱芯儀說,她在2021年11月發現兩邊胸部大小不一,洗澡時自我檢查又摸到「一顆東西」,因此趕緊安排檢查,確認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已經擴散淋巴。她勇敢抗癌,除了完成化療,也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朱芯儀曾在臉書上寫下長文,提到自己開刀後煎熬一整個月沒有辦法睡好覺,不能翻身、不能側躺,「但經歷了多麼艱辛的一役,我的命救回來了!」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醫師提醒,乳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但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5年,就可結束療程。(原文刊載於2022/3/9,更新時間為2023/6/29)

閱讀更多

10大癌症殺手》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又罹胰臟癌!她靠這招多活15年,年過50至今生龍活虎

tCol 2023-06-28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饒樹文

10大癌症殺手》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又罹胰臟癌!她靠這招多活15年,年過50至今生龍活虎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 家族 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閱讀更多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3-06-21

照護線上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可能睡一覺醒來,就突然變得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手腳發麻,讓人沒辦法正常上班、上課,生活大受影響。你可以想像,多發性硬化症會對患者造成多麼大的心理壓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張國軒醫師指出,「幸好現在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能夠減少復發的機會,將病情控制得很穩定。只要和醫師好好配合,便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五億高中生」墜樓案偵結!中檢認證伴侶夏男「假結婚」,3500字解8大疑點,遺產該歸誰?

tCol 2023-06-21

黃明惠 整理

「五億高中生」墜樓案偵結!中檢認證伴侶夏男「假結婚」,3500字解8大疑點,遺產該歸誰?

擁5億元身價的台中市18歲賴姓高中生,在登記結婚2小時後突然於夏姓配偶住處墜樓身亡,由於賴母懷疑兒子生前遭下藥再推下樓致死,控訴夏男謀財害命,揭露這起錯綜複雜的家庭關係,引起社會矚目。案經追查1個多月後,週三(6/21)宣布偵結,遭檢方依殺人罪命30萬元交保的夏姓配偶不起訴,依涉嫌偽造文書起訴,夏姓配偶父親涉犯殺人罪也不起訴。台中地檢署提出4大事證,認定配偶夏男「假結婚」,第一、經調查數位鑑識、通聯記錄、行車紀錄器等,發現夏男與死者賴姓高中生幾乎毫無交集,2人根本沒有感情基礎;第二、根據賴男高中輔導紀錄,他曾因追求同班女同學遭拒,而有情緒困擾並因此接受輔導,認為賴生性向應非同性伴侶。第三、檢察官調查2人結婚過程,發現結婚證人是夏男在路上隨機找的,證婚人甚至不清楚是誰要結婚;第四、夏男與賴生結婚是人生大事,但決定之倉促,雙方家長完全不知悉2人婚事。根據以上4點,檢方認定夏男與賴生「顯無同性結婚之真意」,因此依《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向台中地院提起公訴。對於此案件也相當關心的法醫高大成,上午回應「早知會如此,會和律師好好研究偵結內容後,一定聲請再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