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
中村天風
「人心所思,創造了人生的一切。」日本瑜伽.身心靈之父中村天風走過戰亂、絕症、生死交關,因為遇見瑜伽聖者卡里阿帕,自此在喜馬拉雅山修行得道。往後運用「天風哲學」改變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奉為人生楷模,著作也帶給大谷翔平莫大影響。
閱讀更多
2024-01-29
丁菱娟
很多人在疫情解封後報復性出國,密集的安排行程,有些是歐美長線的連續走訪,有的是與日韓東南亞等地的短線旅行相互交錯。這樣的行程規劃中,似乎沒有給予足夠的休息時間,行李箱停在家門口沒來得及整理,就要再度啟程。尤其是涉及跨時區,面對時差的挑戰,儘管心靈或許仍充滿激情,但身體已經開始吃不消。
閱讀更多
2024-01-03
元氣網 / 編輯陳學梅整理
你有想過究竟到了「幾歲」才算「老」?是過了30歲後的初老嗎?還是過了更年期停經後?或是60歲、70歲才算?對於「老」的定義,台灣資深主播沈春華認為,讓你真正變「老」的,不是你的年齡,而是自以為是的「倚老賣老」!
閱讀更多
2023-12-29
郭美懿
癌症是目前全球死因首位,每年導致逾880萬人死亡,且人數逐年成長;而在台灣,癌症自1982年起即盤據國人死因第1名,僅2022年就有近5.2萬人癌逝,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位國人罹癌。儘管生醫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在醫療生技的開發上,卻因高風險而往往面臨資金斷炊的窘境,也延緩癌症醫療的相關進程。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及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日前受邀來台,他以「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如何運用金融工程與數據分析,提出創新的生物製藥商業模式,突破醫藥科研界的資金瓶頸,也為資金投資尋找新出路,讓更多新藥有機會問世。
閱讀更多
2023-12-25
丁菱娟
熟齡之後,我們更加珍視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時間有限,應該要把時間花在值得的人、事、物身上,因此選擇與誰共度時光,更顯得重要。
閱讀更多
2023-12-25
廣告企畫製作
國家退休基金永續轉型是我們對世代承諾的體現。台灣退休基金長期不足額提撥,缺乏台幣的長期債券投資標的,加上人口結構急劇轉變,少子化、高齡化和超單身世代,對我們國家退休金的永續性和充足性帶來巨大的挑戰。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白熱化,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呼籲三黨候選人正視我國退休金制度問題、並啟動轉型改革,為年輕世代謀取更美好的生活水準及老後退休的富足人生。
閱讀更多
2023-12-20
洪惠風
早上的門診結束時,已經下午3點多,診間的門又被推開,進來了一對母子,兒子看起來17、18歲,他們送給我一盒水果。「醫師,你不認得我們了吧?」那位母親問。我看了看他們,真的沒什麼印象。「6、7年前,你幫他通了腎臟的血管。」我還是沒什麼印象,媽媽接著繼續說:「小兒科劉醫師轉來的。」我看著少年,實在認不出來,6、7年前他只有11、12歲,和現在的長相應該完全不一樣,也許我看到心導管照片就會想起來,但當下卻一點印象都沒有。「那時他的血壓都高到200多,你幫他通了以後就正常了。他今年考上台大,我們特地來謝謝醫師。」我突然覺得有一條久未被觸弄的心弦受到撩撥,有些不能自已。那麼久以前的事,病人竟然記到現在。對我們醫師來說,常常只是日常的一部分,有時甚至只是門診簡單的一席話,卻可能改變病人的人生走向。醫師的 影響力 ,往往超過自己的想像,這些,才是支持同仁們堅持下去的力量,但是一位醫師能接觸到的病人畢竟有限,藉著寫作或者其他傳播方式,才能發揮最大的 影響力 。
閱讀更多
2023-12-20
南宮仁
那是我在神經外科實習的時候,我考取醫師執照後,剛開始在醫院上班。當時的我還有幾個夢想和希望,那是每個初次當上醫生的人都會經歷的。像是在小事上也要盡力守護患者生命的決心,上級吩咐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架勢,還有在未來的日子裡成為人性化地迎接所有患者的真醫生的決心。
閱讀更多
2023-12-07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02
Q:我是琴芳,今年48歲,3年前才結婚,老公才35歲,我們是在基督教會相識,有共同的信仰,我信主已20年,他則是3年。我先生正值壯年,但我無法滿足他,他以此為由搞失蹤,還花錢找女人,我該怎麼辦?我先生是非婚生子,他早年也未婚生了2個孩子,因女方劈腿而分手,孩子跟著媽媽,從出生到今沒見過面、也未聯絡,只從臉書得知孩子近況。由於結婚時我已更年期停經,因此決定婚後不生,先生也同意;而我們都是上班族,他每月的薪水都交給我管理。或許他從小跟著爸爸,母親又在他國中時過世,母子只見過3次面,所以他沒享受過母愛,一直喜歡姊姊型的女人照管。他說繼母不喜歡他,所以跟哥哥被送回花蓮阿嬤家住,父親有時生氣揍他,他就翹家,因此渴望有個溫暖的家庭,而我在單親家庭長大,也是同樣想法!但現在我們卻與溫暖家庭漸行漸遠,因為每次吵架,他就離家出走、不接電話,回家才說他需要在外清靜,也等我情緒冷靜下來。我承認以前吵架時會一直要他說清楚,造成他的壓力,但今年5月有次吵架,我一氣下提出離婚,他就3天不回家,後來更發現他付錢約女人,而對方是個17歲單親媽媽,還因此被警方約談。對此他跟我道歉,我也原諒他是初犯,但前陣子發現他透過手機找情色按摩,也是找姐姐型,雖然沒約成,我也沒戳破,但他察覺到我的反應,又離家近一夜,報警後才在家附近的墳墓區找到他。對這件事他沒道歉,甚至拒絕討論,我說要談,他就情緒勒索我!因為更年期緣故,我不想行房,已經無性半年。前幾天,我就這方面的虧欠道歉,他也同意陪我去婦科看醫師,我問他0到10分愛我幾分?他毫不考慮說愛我10分。雖然他表示愛我,但我無法接受他花錢找女人或離家出走,回家還不能問去哪裡?他曾說因為與家人不親密、一無所有,所以才會這樣做。面對這樣的人格,真的很累,宛如不定時炸彈般。我已失去對他的信任,深怕下回又有什麼事,讓我措手不及。我也擔心跟他道歉,會不會讓他變本加厲?真不知該不該繼續這婚姻?
閱讀更多
2023-11-15
丁菱娟
中年過後,周遭的人際關係正悄悄發生變化,因為即將離開職場的關係,同事、客戶、老闆不再是我們社交的重心,取而代之的將是老伴、老友、親人、同好。人際關係不同於以往,少了一些利益計較,多了一些溫馨陪伴,但我們得改變思維,重新認識。
閱讀更多
6/ 27
第 6頁,共 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