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9
江珈瑋
隨著癌症心理的臨床工作做得越久,可以看見各種家庭間的互動,有些家庭可以開放地談論疾病病程、一起安排後事,有些則不忍所愛的人承受痛苦,擔心衝擊力道太強,而選擇對病人隱瞞病情並獨自承受所有……
閱讀更多
2019-07-27
林芷揚
目前全國有65萬名癌友正在接受癌症治療,除了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之外,善用全國74家癌症資源中心與200個癌友支持團體的資源與活動,可讓抗癌之路更安心與順利!
閱讀更多
2019-07-09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編按:以下故事為樓中亮中醫師分享病友案例,盼鼓勵癌友對人生燃起更多希望。不過,特別聲明,此案例僅供參考,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面對癌症,必須先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接受正規治療,再考慮是否實行其他輔助療法或調整生活習慣,以免造成自己生命危險。
閱讀更多
2019-02-25
愛長照
退休老人找到新的自我認同管道,進而提升自我社會價值,去社區當志工,或是上社區大學的課。不管如何,政府應將高齡人才建置資料庫,否則是很可惜的事。
閱讀更多
2018-11-15
撰文.唐祖貽
《今周刊》出版的「精算人生」特刊,提出的不只是存退休金問題,主要還是在於喚醒大家,人生要有計畫、按部就班,自己才有選擇的權利。倘若工作讓你樂在其中,又何必非得選擇像釣魚、散步、下棋、騎單車或太極拳等退休制式行為不可呢?「那就繼續做吧!」又假如你真的渴望退休生活,那麼這場馬拉松或者可以形容為龜兔賽跑,你一定要及早準備,因為人生是不可控制的,計畫常趕不上變化,但只有一樣東西不變,那就是大家都一樣有「時間」去體會、去改變。不少人的人生態度像兔子,心態上永保青春,追求活在當下,別人時時刻刻充滿危機意識時,你還天真的以為未來可以安然無恙⋯⋯,不知道可能會突然沒有工作、生場大病、家中發生意外,生命的悲喜常在瞬間,希望10年後的你會感謝你現在的覺醒。
閱讀更多
2017-08-03
郭安妮
在門診時,我也常發現不少女性並不明瞭這點,還有許多婦女擔心切除子宮是否會影響性生活,這成為大家難以啟齒的大問題,間接影響心理情緒,造成生活的困擾。
閱讀更多
2017-01-05
林思宇
「每天一顆B群,可以讓身體更好!」其實是不對的,專家提醒,不足的人才需要補充,足夠的人補充太多,可能還會產生副作用。
閱讀更多
2/ 2
第 2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