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心理

顯示第 8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不只20%調薪,隨後以年薪2倍漲幅受邀到外商公司工作!他分享做好正職也兼顧斜槓4大心法

tCol 2025-01-15

亨利溫

不只20%調薪,隨後以年薪2倍漲幅受邀到外商公司工作!他分享做好正職也兼顧斜槓4大心法

許多目前是全職上班族的粉絲,曾私下跟我詢問:如何在不影響正職工作的前提下,有效管理斜槓事業,並且避免因斜槓而引起公司的不滿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明一下我的經歷。

閱讀更多

他當「電話菩薩」20年,聆聽10萬受害故事「很多人一打進來就哭了」…直擊北投165反詐總部:教你識破詐騙陷阱

tCol 2025-01-15

陳燕珩

他當「電話菩薩」20年,聆聽10萬受害故事「很多人一打進來就哭了」…直擊北投165反詐總部:教你識破詐騙陷阱

(今周刊1465)下午三點,正值來電尖峰時段,辦公室內二十四線電話此起彼落響起,接線員邊安撫電話那端激動的情緒,不忘緊盯螢幕,手指飛快鍵入資料。每個動作都講求精準與效率,畢竟,這是一場分秒必爭的戰役。

閱讀更多

孝敬岳父母出國玩,嫌貴說不去別當真?兩老買衣燙髮、照片天天發朋友圈...和長輩溝通要搞懂「3種話術」

tCol 2025-01-14

勞阿毛(勞志明)

孝敬岳父母出國玩,嫌貴說不去別當真?兩老買衣燙髮、照片天天發朋友圈...和長輩溝通要搞懂「3種話術」

編按:人與人之間相處眉角多,有些場合你不能裝,遇到爛人爛事當場拒絕;有些場合你非裝不可,跟年長的父母相處,實話能講幾分?如何聽懂弦外之音?實話、假話、好聽話如何運用....作者勞阿毛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告訴你:想過好日子,就需要明白箇中分寸。

閱讀更多

坐超過「30分鐘」增55%患病風險!三高、肌少症、還可能引發焦慮…醫教10招改善「久坐」壞毛病

tCol 2025-01-14

國泰綜合醫院

坐超過「30分鐘」增55%患病風險!三高、肌少症、還可能引發焦慮…醫教10招改善「久坐」壞毛病

編按:據美國《內科醫學年鑑》研究發現,只要坐超過30分鐘,患病風險就提高55%,而久坐超過90分鐘者,患病風險更是高出2倍。不僅如此,久坐會提升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死於心血管事件的機率增加90%,死亡率也增加49%,顯示久坐是造成早逝的危險因子。不過現代人因工作與生活形態使然,很難避免久坐,更缺乏運動的習慣,究竟該怎麼改善?醫師建議,透過一些日常小習慣的調整,如設定每日步數目標、通勤結合運動等,逐步提升身體與 心理 健康。

閱讀更多

罹癌後只能「多休息」?她罹3期卵巢癌沒放棄健身,化療期間持續重訓:「運動救了我!」

tCol 2025-01-13

癌症希望基金會/呂宜螢

罹癌後只能「多休息」?她罹3期卵巢癌沒放棄健身,化療期間持續重訓:「運動救了我!」

運動帶來的不僅是生理各方面的強韌,對 心理 層面的好處尤其很有感:「即便我生病了,做運動時才發現,原來其實我能做的還是很多,跟一般人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根本不需要自怨自艾。」

閱讀更多

找一個「有界線的伴侶」很重要!他持續令你傷心,你要追究不是為什麼傷害你。而是你為什麼不鬆手

tCol 2025-01-10

黃山料

找一個「有界線的伴侶」很重要!他持續令你傷心,你要追究不是為什麼傷害你。而是你為什麼不鬆手

一開始,他讓你傷心,你們要討論的,是該怎麼調整、磨合,但如果他持續的令你傷心,你要追究的,就不是他為什麼傷害你。而是你為什麼即使遍體鱗傷,卻仍執迷不悟,不肯鬆手?

閱讀更多

老媽總怨「命不好」,兒女氣到過年不回家!心理師:別為父母情緒攬責任「快樂不快樂只能自己決定」

tCol 2025-01-10

林靜君談心室

老媽總怨「命不好」,兒女氣到過年不回家! 心理 師:別為父母情緒攬責任「快樂不快樂只能自己決定」

接受自己做不到讓父母快樂這個現實,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想負責也負不起。快樂不快樂那是當事人才能決定,就如,你沒有辦法替他們吃飯、睡覺。聽到他們怨嘆不用急著攬責任,而是將界線弄清楚,放棄承歡必有回應的期待,回到成人之間的互動,反而不為難彼此。

閱讀更多

近鄉情怯?成年後「不想回家過年」原因曝…3步驟緩解複雜情緒:「不回家」是選擇,不是對家的否定

tCol 2025-01-09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近鄉情怯?成年後「不想回家過年」原因曝…3步驟緩解複雜情緒:「不回家」是選擇,不是對家的否定

過年這兩個字對於許多人來說,喚起的不是放假的喜悅,而是一場艱苦的 心理 戰。回家過年意味著面對親戚的靈魂拷問、父母的期待,以及家族成員間無休止的比較。這種「回家不是休息,是戰鬥」的感覺,讓不少人萌生了不回家過年的念頭。然而,選擇不回家,內心真的就能輕鬆自在嗎?其實,就算逃離了返家,壓力並不會因此消失。

閱讀更多

大S驟逝…S媽淚喊「心破了洞如何補上?」人真的會心碎!醫揭「心碎症候群」:嚴重恐致命

tCol 2025-01-08

楊雅馨

大S驟逝…S媽淚喊「心破了洞如何補上?」人真的會心碎!醫揭「心碎症候群」:嚴重恐致命

20250212編按:女星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身邊親友備受衝擊,尤其是最親密的S媽、小S與丈夫具俊曄,陸續在社群平台抒發心聲,字裡行間都能感受他們撕心裂肺的痛苦。具俊曄6日在IG發文談到訣別愛妻「我在經歷無法語言形容的悲傷和痛苦,這是超越所想像中的斷腸似的時間來比喻」,小S更是在姊姊宣告不治後哭到幾近癱軟。而面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傷,S媽沉默9天後首度在自己的社群發文,分享歌手陳昇的歌曲《把悲傷留給自己》,並透露「無故的愛上這首歌、早就為我寫好的!」週三(2/12)凌晨2時許她再度發聲,留下11字「心破了一個洞要如何補上?」令人心碎不捨。摯愛離世,任誰都難以輕易走出來,有醫師便提及留下來的家人,可能因巨大深沉的哀傷而發生「心碎症候群」,導致胸悶、胸痛,甚至休克、心臟驟停等類似「心肌梗塞」的症狀。醫師提醒,當生活面臨重大事件,感覺憂鬱、難過,除了自我調適排解壓力,也可以尋求專業的醫療輔助,千萬別輕忽相關症狀,「心碎也會致命」。

閱讀更多

想「好死」有這麼難?瓊瑤「自主離世」引爆善終權討論…為何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卻不到1%,問題出在哪?

tCol 2025-01-03

郭美懿、黃靖文

想「好死」有這麼難?瓊瑤「自主離世」引爆善終權討論…為何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卻不到1%,問題出在哪?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施行,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預立醫療決定意願」人數新增25,816人,累計簽署人數為93,981人。分析2024年數據,新簽署者仍集中在50歲以上熟齡族群,最大宗落在60~69歲,其次為70~79歲與50~59歲,趨勢與簽署安寧意願者相符。顯示熟齡者對「善終」的企盼與意識強烈。然而病主法上路即將屆滿6周年,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仍無法突破台灣1960萬名成年者的1%,人數更遠遜於「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的百萬人次(1,031,599人),甚至遠低於「同意器官捐贈」的643,795人。為什麼民眾簽署意願如此低落,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