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黃揚名
靈 性 上的富足,對老人有好處嗎? 為什麼?簡單的答案是,有的。宗教、靈 性 價值對老人的好處,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跟健康有關的,靈 性 上富足的人,生理上比較健康,且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效果會比較好;也有研究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利用這個做為依託,來降低自己的疼痛感覺。
閱讀更多
2024-09-16
姜振宇
從全球的大數據來看,家庭衝突在青春期早期會開始變多,然後隨著孩子的成長越來越頻繁,到青春期中期會爆發激烈的爭吵,關係惡化最為嚴重。到十六歲以後,也就是進入青春期後期,親子衝突就會慢慢減少,孩子逐漸懂事。
閱讀更多
2024-09-16
癌症希望基金會
肺癌是臺灣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已經成為新國病。根據110年癌登資料統計,國內肺癌中近三成屬於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動手術將腫瘤切除,而第二期、第三A期的病人術後可以做基因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再做標靶「維持治療」,復發率可以降八成以上,並且大大提高存活率。
閱讀更多
2024-09-13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乾啦!乎搭啦!」近日發生年輕人拚酒過量造成猝死事件,當事人在幾分鐘內喝下足足1公升,爆量且高濃度的水果調酒,又沒有及時解酒,把酒精排出去,使身體無法負荷,導致呼吸及心跳停止,令人不勝唏噓!
閱讀更多
2024-09-13
幸福熟齡
養生運動「超慢跑」因不分年齡、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很受歡迎,運動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超慢跑真的人人都適合嗎?
閱讀更多
2024-09-13
郭美懿整理
女星李蒨蓉與老公李德立結婚20年,兩個兒子都已成年,日前她在臉書分享姊妹淘討論為兒子置產一事,便想起自己當年結婚時,婆婆雖願意資助買房頭期款,卻堅持房子不可以寫她的名字,讓李倩蓉一直耿耿於懷。
閱讀更多
2024-09-12
李美蘭
無論多麼平等的關係,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一名引領和維持團隊凝聚力的角色,換句話說,如果團體裡沒有主導者,也無人積極整合、協調意見,時間一久,這個團體的組成就會不了了之。同時,團體中的成員若多採消極、不合群的態度,那麼該團體也不會持續太久。因此,唯有領導者和成員之間能相互配合,團體才能持續下去。
閱讀更多
2024-09-12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21
Q:我是信雄,今年54歲,老婆53歲,結婚30年,育有一男一女,現在都已成人獨立,家裡只剩我跟老婆。我的煩惱是老婆曾在20年前出軌過,我為孩子忍耐至今,但那之後覺得人生如糞土,孩子在還好,他們離家後就越來越難忍受,我實在不知要怎樣吞下這口氣?怎樣才能紓解這長年無法消失的恥辱與憤怒呢?20年前我們買房子,入厝那天找了一位多年好友同慶,孩子們都睡下後,三人開始喝酒。我酒力較差,很快就醉倒,窩在客廳地板睡著。但酒退醒來,卻發現老婆跟他在沙發上擁吻,我驚愕到無法反應,只好翻身出聲來讓兩人知道我要醒了,兩人才停止親熱,隨後他就到我兒子房間睡。第二天早上,我無法面對他,只能看著老婆在玄關送他出門。原本我當場發火就好,但不知怎樣就是做不到,也無法追問老婆。等了幾天靜觀其變,果然老婆說要跟朋友聚餐,會晚點回家,我心知有異跟蹤,當天就抓到兩人幽會。我當場攤牌、連入厝那天的事都說了,進一步才知他們發生關係已經3年,當時孩子們才上幼稚園、小學,兩人竟利用小孩上學後到賓館幽會!他們當場要我原諒,還表示會切斷關係,因為朋友也有妻兒,不想搞毀一切。當時我覺得孩子還需要媽媽,而且才剛買新房,只要我放過他們,大家都可以相安無事,因此忍了下來。但那之後,我跟老婆吵了幾次架,舊事重提幾次,這幾年就沒有再說了。不過在那之後,我就覺得老婆很髒,無法跟老婆做愛,20年來過著無 性 生活,有 性 慾也無處排遣。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想到這事越來越不甘願,覺得自己大好人生都被糟蹋了。雖然我沒當面跟老婆說我覺得她很髒,也不打算跟她離婚,但總想要報復。雖然我們兩家在那之後就沒來往,但他老婆至今被矇在鼓裡,我也想過寫匿名信,讓他老婆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但想起他們出軌的事就怒火中燒,無法按耐下去,也因此找您諮詢。現在沒有通姦罪,我能採取什麼法律手段讓那男人補償我20年來的精神損失?總之,我想好好雪洗20年來的怨恨與辛酸,或許是我忌妒心格外強烈,我覺得30的婚姻生活灰黑一片!
閱讀更多
2024-09-12
照護線上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化名),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 性 ,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
閱讀更多
2024-09-12
蔡曉萱 整理
近年來,失智症有年輕化趨勢,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黃怡臻醫師指出,雖然大多數病人年齡較大,但也有部分年輕人因家族遺傳、腦血管疾病或頭部外傷而罹患失智症。無論年齡大小,及早發現與治療是控制病情的關鍵。
閱讀更多
18/ 30
第 1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