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感染

顯示第 1912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睡醒驚覺一側「耳聾」,當心錯過黃金治療期!4症狀族群需警慎,從日常做好耳朵保養

tCol 2023-10-12

NOW健康

睡醒驚覺一側「耳聾」,當心錯過黃金治療期!4症狀族群需警慎,從日常做好耳朵保養

突發性耳聾與循序漸進發生的重聽不同,它可能在一瞬間改變1個人的生活品質,擁有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的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雖然少見,但若發生也千萬不要抱持僥倖心態被動等待症狀消失,務必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閱讀更多

靜脈曲張是警訊,原因可能不單純!醫師這樣說

tCol 2023-10-06

照護線上

靜脈曲張是警訊,原因可能不單純!醫師這樣說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詹正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詹正偉醫師:大家好,我是詹正偉醫師。

閱讀更多

終結男人長壽病「攝護腺肥大」!鈥雷射剝橘法成新利器

tCol 2023-10-06

NOW健康

終結男人長壽病「攝護腺肥大」!鈥雷射剝橘法成新利器

男性攝護腺隨著年紀老化,脂肪堆積、組織增生,50歲以上過半數會出現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隨著年紀增長罹患機率愈來愈高,又有男人長壽病之稱。如果排尿困擾已對影響生活,且藥物無法緩解,醫師建議可以考慮手術治療,隨著治療方式日新月異,目前鈥雷射療法已能安全有效解決排尿困難的問題,降低復發率。

閱讀更多

忘記正在燒菜、未知包裹寄到家...注意失智症5大徵兆!醫揭3診斷方法:越早發現,越能有效治療

tCol 2023-10-05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趙閎毅整理

忘記正在燒菜、未知包裹寄到家...注意失智症5大徵兆!醫揭3診斷方法:越早發現,越能有效治療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面對失智課題,如何提前辨認失智症狀、診斷和及時介入治療,將會是最關鍵的一步。

閱讀更多

藥瓶內塞塑膠紙「防潮用」?日製藥大廠曝真實用途,示警:「一開封就快扔」,這些也別留著

tCol 2023-10-03

郭美懿

藥瓶內塞塑膠紙「防潮用」?日製藥大廠曝真實用途,示警:「一開封就快扔」,這些也別留著

購買玻璃瓶裝藥品時,打開瓶蓋往往會發現塞著一團塑膠紙或棉花,許多人誤以為這是用來防潮,每次拿出藥丸又把塑膠紙或棉花塞回去。但日本知名藥廠「表飛鳴製藥(ビオフェルミン製薬)」提醒,其實塑膠紙及棉花主要為了防止藥品因撞擊或震動而碎裂,並無防潮、避光等功能,反覆取出又塞進去反而有衛生疑慮,建議民眾打開藥瓶後最好趕快扔掉。

閱讀更多

從唇色看健康!中醫師透露:唇色變化恐是身體發出警訊

tCol 2023-09-28

NOW健康

從唇色看健康!中醫師透露:唇色變化恐是身體發出警訊

現代人最在意的是氣色好不好,每個人都希望容光煥發,脣紅齒白、皮膚透亮就成為大家最羨慕的樣貌,門診中經常遇到患者希望透過調理改變「唇色」,到底不同唇色是不是跟健康有對應相關?

閱讀更多

乾眼症是眼睛發出求救訊號!眼科醫師示警置之不理後果

tCol 2023-09-28

NOW健康

乾眼症是眼睛發出求救訊號!眼科醫師示警置之不理後果

用眼過度時,人們會感到眼睛疲勞、乾澀,這正是眼睛在發出無聲的抗議,透露需要休息的警訊!但如果眼睛乾澀的頻率高,甚至出現灼熱、異物感、紅腫、搔癢、或視力模糊等症狀,恐怕是乾眼症惹的禍。提到乾眼症,多數人會直覺認為是缺水引起的,然而根據研究顯示,乾眼症患者當中,約有86%屬於瞼板腺功能障礙(MGD),也就是缺油引起的乾眼症。

閱讀更多

缺「硒」不可!每日攝取WHO有建議,正確補硒更有力

tCol 2023-09-28

NOW健康

缺「硒」不可!每日攝取WHO有建議,正確補硒更有力

台灣預估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維持健康、保持強健體魄,以及如何提高體內代謝、抗衰老,如今儼然成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在眾多營養素中,微量元素「硒」於抗氧化與清除自由基、甲狀腺代謝等方面,皆有很大的幫助,是對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

閱讀更多

離登機剩15分鐘,她還堅持去買星巴克錯過班機!夫放生老婆自己搭機…冷戰1周問「我是混蛋嗎」?

tCol 2023-09-20

胡肇芳 整理

離登機剩15分鐘,她還堅持去買星巴克錯過班機!夫放生老婆自己搭機…冷戰1周問「我是混蛋嗎」?

美國一對夫妻日前搭飛機去探望女兒,在距離登機前僅剩15分鐘的情況下,妻子卻堅持要去另一棟航廈買星巴克,而在登機時間截止時,遲遲等不到妻子,丈夫也不斷拜託地勤人員延後時間,最後決定放生妻子,要她買下一個航班機票,再與他會合。

閱讀更多

59歲男不理「口腔小潰瘍」,竟致心臟感染!外科醫緊急開心搶命:日常「這件事」別偷懶

tCol 2023-09-18

郭美懿

59歲男不理「口腔小潰瘍」,竟致心臟 感染 !外科醫緊急開心搶命:日常「這件事」別偷懶

許多人對嘴破、口腔小潰瘍不以為意,覺得過陣子就會自癒,但若出現發燒、胸悶症狀,要當心是口腔細菌侵入血液,造成心臟疾病!醫師也提醒民眾要重視口腔保健,如有潰瘍、發炎就須治療,有心臟疾患或手術前後若要執行口腔治療也要告知醫師,評估是否需服用預防性抗生素,以免病菌侵入血液造成 感染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