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慢性疾病

顯示第 141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愛吃宵夜甜食,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大增,醫師:2個症狀出現就要小心

tCol 2020-10-20

李易紓

愛吃宵夜甜食,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大增,醫師:2個症狀出現就要小心

不少人在忙完一天之後,習慣晚睡、愛吃宵夜,讓「3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 慢性疾病 上身,甚至睡前嗜吃蛋糕,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狀態,加上蛋糕多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亦可能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或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會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是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醫師表示,如果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兩大病症,一定要立刻送醫。

閱讀更多

預防慢性病、減少癌症風險,也適合糖尿病患者!多吃5種顏色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tCol 2020-10-08

陳偉

預防慢性病、減少癌症風險,也適合糖尿病患者!多吃5種顏色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彩虹飲食法,將蔬果分類成綠、紅、橙黃、紫黑、白5種顏色,他們認為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營養素和對應的保健功效,在預防慢性病、減少腫瘤風險等方面有不錯的效果。而彩虹飲食法同時也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

閱讀更多

腦中風發作分秒必爭!醫師:牢記「F.A.S.T」口訣把握就醫黃金時間

tCol 2020-09-30

NOW健康

腦中風發作分秒必爭!醫師:牢記「F.A.S.T」口訣把握就醫黃金時間

腦中風是國內10大死因第4位!每45分鐘有1人因腦中風死亡。義大醫院每年收治約600多位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今年成立腦中風中心救治成效卓越,更於上個月獲得醫策會「腦中風」及「創傷性腦損傷」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獎。腦中風急救搶「快」非常重要,每延誤1小時疏通血管,將加速腦部老化3.6年,造成失能且增加家庭負擔。提醒民眾了解腦中風徵兆,並在發現腦中風時立刻撥打119就醫。

閱讀更多

牙齦發炎不是簡單事,恐致慢性疾病上身!白雁教這招天天做,3分鐘全身都健康

tCol 2020-09-2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牙齦發炎不是簡單事,恐致 慢性疾病 上身!白雁教這招天天做,3分鐘全身都健康

據統計,高達9成國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有的人每天刷牙3次,平時不吃甜食,也沒有蛀牙,卻不知道自己有牙周病。還有很多人對牙齒諱疾忌醫,碰到牙齦紅腫、流血、疼痛,就自己吃藥消炎止痛,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看牙醫,也自動忽視口腔有慢性、持續的感染發炎。

閱讀更多

手腳小傷口難癒合,有這4種情況發生,當心變蜂窩性組織炎

tCol 2020-09-29

李易紓

手腳小傷口難癒合,有這4種情況發生,當心變蜂窩性組織炎

日常生活中多少有碰撞出現小傷口,有時好多天都難以癒合,尤其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是常見,如果出現了這4種病徵,甚至開始發燒、畏寒就不能輕忽,因為可能是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了。

閱讀更多

月餅熱量等於便當?!營養師的中秋享瘦全攻略!

tCol 2020-09-29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醫師

月餅熱量等於便當?!營養師的中秋享瘦全攻略!

每逢中秋佳節湧現車潮和人潮,更是出現不少「肥胖潮」!中秋必吃有三寶:月餅、柚子、烤肉。想要吃得開心,體重不失控,就讓營養師幫助你!

閱讀更多

弟妹一天都無法忍受的事,我已照顧媽媽好幾年 65歲兒:不留下遺憾,努力去照護她

tCol 2020-09-25

鄭城基

弟妹一天都無法忍受的事,我已照顧媽媽好幾年 65歲兒:不留下遺憾,努力去照護她

「哎呀,什麼時候又拔下來了?」電鍋和冰箱的電源,今天也被磨人媽拔掉了。一下午,我連眼皮都沒闔上,神不知鬼不覺地電源都被拔掉。磨人媽只有在這種時刻,動作超快。奇怪的是,不僅磨人媽,聽周圍的人講,失智症患者都喜歡拔掉家裡的電源,真是叫人費解。冰箱裡蒸半乾的明太魚和涼拌茄子都壞掉了,只好丟掉。磨人媽的怪異行動中,不僅用清理廁所的工具攪拌排泄物,還用我的牙刷去刷沾在馬桶裡的大便!至今我都忘不掉,看到那場面時驚訝的瞬間。

閱讀更多

胸悶痛又喘冒冷汗,牢記5大急性心肌梗塞病徵,把握黃金搶救期

tCol 2020-09-23

李易紓

胸悶痛又喘冒冷汗,牢記5大急性心肌梗塞病徵,把握黃金搶救期

心臟相關疾病總是來得快又急,往往瞬間就可能發生猝死,讓家屬無法接受,包括胸悶、胸口緊繃、重物壓迫感、心悸、氣促等心臟疾病5大病徵,只要發生,就應快速前往醫院檢查。如果出現胸痛或胸悶又合併喘、冒冷汗等症狀時,更是不要逞強忍痛,應該把握住黃金救援時間,才能保住生命。

閱讀更多

失眠會好嗎?藥物劑量愈吃愈重怎麼辦?醫師4招找回優質睡眠,一覺到天亮

tCol 2020-09-09

林芷揚

失眠會好嗎?藥物劑量愈吃愈重怎麼辦?醫師4招找回優質睡眠,一覺到天亮

失眠是現代人常有的困擾,不少患者因失眠到門診看診時,都已經是長期服用藥物、劑量越吃越重,甚至吃藥也無效的情況。提醒民眾,如果長期無法透過良好的睡眠修復身體機能,未來容易產生更多健康問題。醫師表示,只要用對方法、持之以恆,失眠其實是可以改善的。

閱讀更多

大腸癌前奏?「潰瘍性大腸炎」不易根治 醫師:出現5大症狀別再輕忽

tCol 2020-08-31

林芷揚

大腸癌前奏?「潰瘍性大腸炎」不易根治 醫師:出現5大症狀別再輕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因舊疾「潰瘍性大腸炎」復發決定請辭,震撼各界,也引來不少民眾對發炎性腸道炎的好奇與討論。由於「潰瘍性大腸炎」屬於腸道 慢性疾病 ,不易根治,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持續腹痛及長時間慢性腹瀉等症狀,就應到醫院尋求相關的專業協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