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6
NOW健康
近幾年,年輕族群憂鬱和輕生的消息時有所聞,尤其18至28歲的「年輕世代」,正處於剛進大學就讀或初入職場的社會 新鮮 人,共同特徵包括環境、角色的轉變,或是即將負起經濟重擔的任務,常萌生壓力而不自知。
閱讀更多
2023-10-05
媽媽經編輯部
20231005今周刊編按:第2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昨(10/4)晚登場,68歲影帝周潤發獲頒亞洲電影人獎,他上台時感性表示,自己踏上演員之路迄今50年,「這50年的歲月走過來,回首卻像是昨天一樣,謝謝釜山影展邀請我,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致詞中,周潤發不忘感謝愛妻陳薈蓮多年來辛苦照顧,讓他有時間可以拍自己鍾愛的電影。而他一向喜歡自拍的他,更不忘拿出手機揪全場留影,並用韓文喊「快點沒有時間了!」拍完後更對觀眾送上愛的告白:「謝謝你們、我愛你們!」周潤發身為亞洲巨星,據傳身家高達56億港幣(約台幣215億元),但他不穿名牌、腳踩地攤拖鞋,甚至連身上T恤也是一穿10多年。過去曾有媒體採訪周潤發,發現他用的是「機齡」高達17年的Nokia手機,即使後來換了智慧型手機,也是「發嫂」陳薈蓮淘汰的舊機。即使頂著巨星光環,他多年來堅持按自己最愛的步調生活:爬山、跑步,搭地鐵往市集裡找小吃,香港人甚至成立「捕獲野生發哥」粉絲團,就知道周潤發在港人心中有多親民。只是周潤發夫妻結褵37年,堪稱影壇模範夫妻,兩人膝下卻沒有一兒半女。原來陳薈蓮1992年曾懷了女兒,但臨盆前1週不幸臍帶繞頸流產,花7年才走出喪女之痛,周潤發之後便不再勉強老婆懷孕,更決定將小愛化為大愛,將215億元資產裸捐出去做公益。陳薈蓮曾說,「這份愛,我們給不了自己的孩子,卻可以散發出去,給其他需要的人。」發哥則回應:「沒有遺憾,我們兩個人已經足夠幸福,其他的我就不奢求了。」有趣的是,周潤發今(10/5)日出席釜山影展在海雲台KNN戲院舉行的記者會,媒體重提此事,他不改幽默本性,開玩笑說:「不是我要捐,是我老婆決定的,我也不想捐,都是我辛苦賺的錢。」他說,經紀人就是老婆,自己只領零用錢生活,每天只吃兩碗飯就夠了「老實說我不清楚確切的捐款數字,反正人來到世上時什麼都沒帶來,走的時候沒帶走任何東西也沒關係。」
閱讀更多
2023-10-04
高尾美穗
前一陣子,醫師專用的社群媒體發布電子報,裡面有篇澳洲護理師布朗妮・維爾寫的文章。她專門負責安寧緩和醫療,內容使我深受衝擊。安寧緩和醫療接觸的是臨終的人,她列出5項「人在臨死之際後悔的事」。
閱讀更多
2023-09-27
陳亭均
(今周刊1397)疫情之後,服務業需工孔急,高齡化浪潮下,台灣人口結構也逐漸老化。餐飲業巨擘王品集團,已經看到了一群不想閒著、動力十足的長輩,準備為職場注入「新血」。
閱讀更多
2023-09-12
莊雅珍
我有許多同學都很努力,念很好的學校,有很好的工作,所以到了中年,身邊有個一、兩千萬元的積蓄,是很普遍的事。不過他們都有「資產只能買,不能賣」的迷思,特別是「起家厝」,充滿回憶,所以一定不能賣,結果就造成很難挽回的居住悲劇!
閱讀更多
2023-09-11
王蘭芬
編按:學霸≠書呆子、女校≠愛勾心鬥角。《那些學霸教會我的事》首次公開的機智學霸生活,超乎想像的有趣、熱血!著迷於寫程式的鄭允臻,是北一女史上首位晉級資奧二階選訓的學生,但是學業與競賽雙重壓力下,卻導致她自律神經失調⋯⋯作者王蘭芬在書中特別專訪允臻媽媽,同時也是建中輔導室教師的曾毓芬,真心分享如何經營親子關係,陪伴「高敏感」的高中生,走過升學的荊棘之路。
閱讀更多
2023-09-01
中時新聞網 郭冀銘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近日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暢談半導體人生。事實上,張不僅擁有傑出工作成就,92歲的他也很紀律的在經營健康。營養師高敏敏先前就整理出張忠謀的5大養生秘訣,除了擁有長壽基因外,包括放慢說話速度、不加班不應酬等;此外,也非常注重三餐搭配,早餐會喝一杯 新鮮 蔬果汁,午晚餐菜色則簡單健康為主。
閱讀更多
2023-09-01
林靜如, 鍾依庭, 彭志煊
依照臺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中,約每十二人即有一位失智者,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五人即有一位。失智人口比例居高不下,衍生的道德、法律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閱讀更多
2023-08-28
郭美懿、林依榕整理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貯水槽預估明年滿溢,日本政府決定8/24中午12點起,開始將核廢水排入海,不只福島當地漁民擔心影響生計,也引起中港澳以及韓國嚴正抗議,並祭出禁止相關海產品輸入政策。不少台灣民眾也擔心,台灣沿海會不會受到影響,海產還能吃嗎?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國內知名的毒物科專家顏宗海表示,氚雖然不會穿透皮膚,但吃進體內恐是另一回事,民眾若有疑慮,可優先食用國內魚產品。他也呼籲食藥署與原能會等主管機關,不只要針對日本進口水產品做檢測,也應主動偵測台灣沿海捕獲的魚產品,為民眾健康把關。(原文刊載於2023/8/25,更新時間為2023/8/28)
閱讀更多
8/ 30
第 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