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
林芷揚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多數無明顯症狀,易被忽略,尤其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也容易有肌少症。大約在40歲後,肌肉流失也會逐漸增加。提醒民眾從日常飲食和運動加強保養,並定期追蹤骨質密度,提前預防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
閱讀更多
2020-01-21
林靜芸
我們要努力地活著,因為人的快樂指數,八十五歲時才會達到 最高峰 。
閱讀更多
2019-12-29
呂揚
有人說退休後,人生便進入「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孩子長大了、又不用擔心工作,時間全是自己的,想怎麼過、就怎麼過。今年60歲的游淑敏,顯然沒有辜負這段屬於自己的寶貴時間,熱衷於社團、四處旅遊,今年還走了一趟從法國到西班牙的「朝聖之路」!
閱讀更多
2019-11-20
國健署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人生階段,但是有許多人聽到更年期都會避而不談,對更年期的認識非常片段。臨床資料顯示,婦女約在45到52歲這段時期,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可能會產生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骨骼痠痛、失眠及心情低落等情形稱之為更年期。
閱讀更多
2019-11-15
清福養老院
骨質疏鬆症是高齡社會常遇到的疾病,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 研究發現,50歲開始是疾病的好發期,台灣50歲以上人口中,擁有骨質疏鬆症的民眾佔了12.3%,女性為15.5%,男性則為8.6%,女性好發率大於男性兩倍。
閱讀更多
2019-10-09
潘懷宗
根據研究, 喜歡運動的女人,較不易骨質疏鬆症,骨質流失度會比不愛運動的女人來得低。女人骨骼到了35歲是發育 最高峰 ,自此之後,每年就以1%的速度流失,易骨質疏鬆症,到了40歲以後,流失速度增加為2%,更年期後的5年,每年骨質流失速度會增加到3%至10%,是骨質疏鬆症危險族群。年輕時沒有存夠骨本, 一個不小心跌了一跤,很容易骨質疏鬆症、造成骨折,及早進行規律運動,才能延緩骨質流失,遠離骨質疏鬆!
閱讀更多
2019-10-07
NOW健康
2018年食道癌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9位,1929人死於食道癌,較去年增加132人,死亡率增加7.9%。食道癌位居10大癌症第10名,每年共計新增2500人。(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食道癌主要侵襲對象為男性,以2016年為例,台灣男性食道癌發生率為女性15.3倍,且食道癌集中在50歲以上, 最高峰 則是60至69歲,不過近幾年來,也出現不少40多歲食道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
閱讀更多
2019-09-06
彭芃萱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54歲就決定離開職場,過起「第三人生」。她說,退休是早晚的事,「我不希望是時間到了被逼退,不如選擇華麗地轉身。」每年她會列出3件想做的事,包括寫書、騎單車環島、到國外long stay(長住)、開畫展…,生活極為忙碌,「到現在為止,我還蠻滿意我的人生。」她笑道:「我的未來志願是一路玩到掛!」
閱讀更多
2019-08-06
郭依瑄
82歲的潘秀雲有個風光的稱號─噴射機阿嬤,因為她跑超快,100公尺只花15秒14!更讓人驚訝的是,跑出好成績的這雙腿,曾被醫生建議更換人工膝蓋,但她鐵齒沒換,反而拄著拐杖往陽明山去,每天爬呀爬,雙腿肌肉竟慢慢練起來,最後還去攀登喜馬拉雅山、玩田徑,出國比賽拿金牌!
閱讀更多
3/ 5
第 3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