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正念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94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意識自己在受苦,才能妥善回應苦痛

tCol 2021-05-21

提姆・戴斯蒙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意識自己在受苦,才能妥善回應苦痛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二十世紀美國作家 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

閱讀更多

兒子還沒長大,妻竟罹大腸癌4期!夫:至少這一刻我們都還活著,唯一要做的是感恩

tCol 2021-05-21

提姆・戴斯蒙

兒子還沒長大,妻竟罹大腸癌4期!夫:至少這一刻我們都還活著,唯一要做的是感恩

先前我提到妻子安妮的病況,當時她正在接受大腸癌第四期的治療。二○一五年,安妮被診斷出罹患癌症,當時我們的兒子才剛滿兩歲。自此以後,我們反覆經歷安妮接受手術、進行化療、病情復發的過程,大半夜跑急診的情況更是不下數十次。

閱讀更多

死亡是真愛告別,生命旅程相送的笑容!希望老公比我多活幾年,讓我早些優雅離去

tCol 2021-04-29

沈中元, 張雪芳

死亡是真愛告別,生命旅程相送的笑容!希望老公比我多活幾年,讓我早些優雅離去

婚姻的生死觀,我們不是英雄,但是可以試著在有生之年,愛自己,愛家人,愛健康,愛夢想,離開人世時的相送,自會留下生命旅程的笑容,留有「回施有情的春風」。

閱讀更多

林靜芸/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生病更要「醫心」,正念勝過萬種藥方

tCol 2021-04-28

林靜芸醫師

林靜芸/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生病更要「醫心」, 正念 勝過萬種藥方

近代的醫學院教育強調人道,希望減少專業霸氣,我在醫學院念書的時候,醫學教育強調醫術,主張「大醫師開大刀」,相信所有的病痛都能用「醫術」治療。當時少數醫師主張關懷,需費很多唇舌,權威教授認為這類醫師「醫術不精」,替他們取「嘴巴外科醫師」的綽號。

閱讀更多

壓力獲得紓解,可以燃起你久違的快樂!2招正念減壓讓歡喜代替哀愁、微笑不再害羞

tCol 2021-04-23

陳創農

壓力獲得紓解,可以燃起你久違的快樂!2招 正念 減壓讓歡喜代替哀愁、微笑不再害羞

我在操場超慢走運動,沒有想別的,只是用心感受我走了幾步,哪一腳較用力。練就「 正念 減壓」後,壓力減少,快樂就悄悄的來呢。

閱讀更多

失眠情緒焦躁、免疫力變差,記憶力下滑!9種失眠型態一次搞懂,對症下手徹底解決

tCol 2021-03-30

李易紓

失眠情緒焦躁、免疫力變差,記憶力下滑!9種失眠型態一次搞懂,對症下手徹底解決

台灣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有慢性失眠的問題,長期失眠的人,不僅晚上睡不著、睡不好而痛苦,也會影響到白天的精神狀況,讓記憶力、專注力下降、免疫力變差、情緒也容易焦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張琳指出,睡眠受到3個神經生理機制所調控:恆定系統、生理時鐘、清醒系統,要先了解哪個環節出問題,才能解決失眠困擾。

閱讀更多

肺腺癌後,陳文茜小腿遭免疫攻擊!染怪病仍正念看待:有光有陰有黑,才是過日子

tCol 2021-03-12

中時新聞網 吳品瑤 、中時、 孫伊萱

肺腺癌後,陳文茜小腿遭免疫攻擊!染怪病仍 正念 看待:有光有陰有黑,才是過日子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自2019年罹患肺腺癌開始,健康狀況就一落千丈,各種疾病、不適纏身,讓她也坦言走過這一輪「很接近死亡」,日前又在臉書曝光健康又出狀況,錄影前發現染上怪病,半條腿紫黑,事後PO文吐露養病心情,「沒有什麼比健康重要。其他都是身外之物!」。

閱讀更多

從老師變國泰金投資長,還是3個孩子的媽!程淑芬:女人一路辛苦沒關係,委屈就免了

tCol 2021-03-08

林韋伶

從老師變國泰金投資長,還是3個孩子的媽!程淑芬:女人一路辛苦沒關係,委屈就免了

「我現在經常幫忙那些,在偏鄉想照顧孩子的老師,幫他們找贊助者。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過去就是需要被幫助的偏鄉小孩。」留著一頭長髮、皮膚黝黑,總是用最溫柔語調說話的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這樣談起過往的回憶。

閱讀更多

無法改變別人,但能選擇想要的關係!中年後婚姻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以選擇放手

tCol 2021-02-26

許瑞云, 陳德中

無法改變別人,但能選擇想要的關係!中年後婚姻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以選擇放手

希羽跟豐俊結婚十幾年,唯一的女兒都已經上國中了,但夫妻倆這些年相處的時間其實非常少。五、六年前公公生病臥床,婆婆年紀也大了,一個人無法照顧公公,正好豐俊公司有個機會可以調到台南長駐,於是豐俊跟希羽商量,讓希羽和女兒兩個人在台北生活,他隻身回台南工作,順便照顧父母。只是公公過世都已經兩年了,豐俊也絲毫沒有回台北和希羽母女團圓的打算。

閱讀更多

未必只有甜言蜜語才能傳達愛意!用對方能夠理解且喜歡的方式去表達,才能讓感情流動

tCol 2021-02-26

許瑞云, 陳德中

未必只有甜言蜜語才能傳達愛意!用對方能夠理解且喜歡的方式去表達,才能讓感情流動

懷祖的情緒類型是聽覺型,個性細膩敏感,而且很體貼,一直很喜歡身體上的接觸,常常一回家就想給太太亞欣一個擁抱,亞欣卻對懷祖老是喜歡摟摟抱抱的習慣很反感,總是能閃則閃,有時難免讓懷祖覺得亞欣拒人於千里之外。在了解懷祖的「愛之語」是「身體接觸」之後,亞欣才意識到原來懷祖是用肢體接觸來表達愛。對於自己在懷祖表達愛意時的冷淡反應,亞欣雖然覺得抱歉,但又納悶,難道只有摟摟抱抱才能傳遞愛人的心情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