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活在當下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64

現代人從早忙到晚壓力大、蠟燭兩頭燒!李偉文:10分鐘這樣練習,用正念與慢活找回睡眠

tCol 2023-04-24

偉文隨筆

現代人從早忙到晚壓力大、蠟燭兩頭燒!李偉文:10分鐘這樣練習,用正念與慢活找回睡眠

從早醒來忙到半夜,躺在床上還不放心地刷手機,太多訊息佔據腦海,事情似乎永遠做不完,手機的藍光刺激加上心情煩悶,導致睡覺品質不良。久而久之,心理壓力會連帶影響到生理健康,整個人似乎被隱形的網子給罩住,困在無以言說的低潮中。

閱讀更多

令人快樂不必花錢!與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河岸騎單車,「活在當下」才是幸福來源

tCol 2023-04-11

李偉文

令人快樂不必花錢!與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河岸騎單車,「 活在當下 」才是幸福來源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美國參議員受《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作者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影響,發起了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草根遊行活動,當年是為了抗議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及產業排放濃煙卻無法管制,要求國會通過環境生態法案。

閱讀更多

50後,有意識消費可以減少焦慮!比起擔心養老金不夠,你更該注重「健康存摺」的水位

tCol 2023-03-24

李慧林

50後,有意識消費可以減少焦慮!比起擔心養老金不夠,你更該注重「健康存摺」的水位

當我想購買時,我會先思考這個東西是否必不可少。我不再買不必要的物品,只購買必需品,所以每個月的儲蓄率都不知不覺上升,存摺內的錢也自然而然增加了。真神奇,我本來沒打算辛苦省錢,沒想到卻自然地省下許多錢。

閱讀更多

愛是「換位思考」,做對他最好的決定!安寧醫師朱為民:父親離世不插一根管子走,乾乾淨淨

tCol 2023-02-06

小虎文

愛是「換位思考」,做對他最好的決定!安寧醫師朱為民:父親離世不插一根管子走,乾乾淨淨

安寧醫師朱為民的演講中,往往以父親的故事開頭:「2013年,我的父親81歲。一天清晨,他在家裡運動的時候,不小心跌倒撞到頭,然後就倒地不起,不省人事了…。」從父親倒下、失智、無法行走,到2017年離世,他寫下父親的生命故事,也分享他在安寧病房的觀察,影響和啟發許多人重新思考「我為何而活」,又要如何跟父母好好告別?而最終獲益的仍是他自己,「父親離世時身上不插一根管子安祥地走,是每個人最終的心願。」

閱讀更多

母親全癱、妹妹中風、女兒血癌…楊月娥陪伴10年不逃跑:領受「命運的禮物」,學會跟自己和解

tCol 2023-01-09

小虎文

母親全癱、妹妹中風、女兒血癌…楊月娥陪伴10年不逃跑:領受「命運的禮物」,學會跟自己和解

10年有多長?當深陷難解困境時,分秒便如坐針氈;但當歲月倏地流逝,又不免感嘆10年一瞬。而楊月娥的10年,是既難熬又難捨,母親氣切、妹妹中風、女兒血癌… 肩上的壓力也太重了!可是楊月娥只是輕輕說,「母親用她的生命啟發我,讓我變成溫柔的人。」

閱讀更多

人過中年,這5種錢一定要捨得花,尤其是「請兒孫吃飯」!63歲公關教母丁菱娟的花錢智慧

tCol 2023-01-05

小花平台 / Frances

人過中年,這5種錢一定要捨得花,尤其是「請兒孫吃飯」!63歲公關教母丁菱娟的花錢智慧

去(111)年農曆春節過後,國內演藝圈內相當不平靜,陳松勇、常楓、明金城及近日的顧寶明等資深藝人相繼逝世,讓人深感人生無常,真的要 活在當下 、把握當下。小篇最近看了一篇網路文章,讀後很有感觸,由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有「公關教母」之稱的丁菱娟分享個人獨創人過中年後的財富自由心法:「從貧到富只在一念之間!」(原文刊載於2022/4/27,更新時間為2023/1/5)

閱讀更多

公婆失智夫失業,科技業富太太連買零食都猶豫…她陪夫刷馬桶創業:人生一定可以再重來

tCol 2022-12-12

小虎文

公婆失智夫失業,科技業富太太連買零食都猶豫…她陪夫刷馬桶創業:人生一定可以再重來

「當我隔著薄薄的菜瓜布、一遍遍刷掉馬桶上的髒污,對我是很大的衝擊,也是很深的體悟。」人稱「十方老師」的暢銷作家李雅雯說。一位教人房地產與股票的理財作家,卻蹲在連鎖企業的馬桶旁清潔,她的人生到了中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閱讀更多

平均81歲2位曾罹癌、5位高血壓,每個人都關節退化!《不老騎士》13天完成1178公里環島:追求夢想時,會忘記你幾歲

tCol 2022-11-07

林暐鈞

平均81歲2位曾罹癌、5位高血壓,每個人都關節退化!《不老騎士》13天完成1178公里環島:追求夢想時,會忘記你幾歲

「夢想不是一個目標,而是一段旅程。」紀錄片《不老騎士》所描述的故事正寫照著這一句話,不只是對人到老年後的人訴說,對於面對生活處於裹足不前狀態的人來說,都是獻上炙熱的鼓勵,讓僵硬的靈魂,再次活得青春、柔和、彈性。

閱讀更多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雙親7年才懂:這樣就很好了

tCol 2022-10-31

郭美懿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雙親7年才懂:這樣就很好了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 活在當下 ,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閱讀更多

當親愛家人變成失智老人…精神科醫師莊宜芳:別只把她當病人,「這樣做」減緩認知退化

tCol 2022-10-26

郭美懿

當親愛家人變成失智老人…精神科醫師莊宜芳:別只把她當病人,「這樣做」減緩認知退化

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隨著年齡增長,各個器官都在衰退中,失智症就是隨著大腦老化而產生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失智症名列全球十大死因第7位,全球有410萬失智者尚未被診斷出來,而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2021年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1萬。失智症並非一個人的戰爭,其影響如漣漪擴及家屬、照護者、甚至是整個社會,因此面對失智症,是你我都要修練的一堂課。只是當自己或家人可能失智,又該如何優雅自處與生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