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吳若權
在規劃未來十年的人生時,請記得把「夢想」放進去, 只要你保持熱情,繼續行動, 每一天、每一步,最後終將抵達。
閱讀更多
2020-06-05
黄淑文
如何掙脫生命的鎖鏈?讓深處的靈魂,探出頭來呼吸? 如何在親情、愛情的綑綁中,從「看不見自己」、「不敢看自己」,到一點一滴「還原自己」,找到自己天生的靈魂?
閱讀更多
2020-05-07
李偉文
自從有了孩子後,我和太太沒再去過電影院,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習慣了在家裡用投影機權充家庭電影院看電影。得知日本紀錄片《積存時間的生活》在台灣上映,總算與太太重溫了幾十年前約會看電影的浪漫情懷。
閱讀更多
2020-05-06
潘月琪
遇到態度不友善的對象,做幾個深呼吸,對控制音量和說話速度會很有幫助。在任何情況都能掌握自己的音量和說話速度,你會發現自己原來那麼有力量!等累積更多經驗與自信,散發出更穩固的氣場,就能夠反過來影響對方,引導對方的音量和語速,不自覺調整到與你相似的頻率,達到更和諧的對話。
閱讀更多
2020-04-22
林芷揚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國家衛生研究院今(22)日公布一份研究報告,分析全球21個國家在一月底至二月底期間的Google趨勢數據,結果發現,民眾搜尋「洗手」的數量較多時,該國接下來的確診病例數就較少。
閱讀更多
2020-04-17
蔡佳芬
老年期所交的朋友,跟年輕時不同。並不強調一定要是能夠深交的知己,反而是應該多培養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彼此不過度依賴,不要造成太多內外在的負擔及罣礙,做一個銀髮好朋友。
閱讀更多
2020-04-13
陳志金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其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這種狀況甚至也發生在自費門診,有位醫師朋友就分享,一對前來「諮詢」遺傳疾病的夫妻,看診結束後,覺得「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閱讀更多
2020-04-13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
專科醫師表示,心因性猝死每年在台灣奪走超過2.3萬條性命,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3的心因性猝死發生在過去有心臟疾病的患者身上,多達2/3發生在過去沒有心臟病病史的患者身上。這些人過去可能曾出現輕微症狀但自己沒有警覺,有些人則從未出現任何症狀。
閱讀更多
2020-04-09
崔仁哲
每個人對人類的本性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相信人性本善,他們並不會以警戒、冷漠與懷疑的態度,去面對做善事的人,而是給予支持、尊重與溫暖的鼓勵。
閱讀更多
16/ 28
第 16頁,共 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