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病友

顯示第 1611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手腳末梢電麻刺痛,不是脊椎問題而是慢性病病變!7個自我預防方式必看

tCol 2020-11-10

李易紓

手腳末梢電麻刺痛,不是脊椎問題而是慢性病病變!7個自我預防方式必看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常見合併症包括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甚至是發生肢體末梢有電麻刺痛的神經病變,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不知不覺中就會侵害健康。不過,只要能透過定期就醫,進行尿液、血脂、眼底檢查及神經病變篩檢,就能防範合併症發生。

閱讀更多

千名癌友公益路跑捐萬張發票 建立抗癌3觀念,盡情擁有新人生

tCol 2020-11-07

李易紓

千名癌友公益路跑捐萬張發票 建立抗癌3觀念,盡情擁有新人生

台灣平均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而臨床顯示,每5位癌症患者,就有1位是死於營養不良非癌症本身。許多癌友在抗癌的路上,常因為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導致減低化療、放療治療的效果,甚至會降低存活率,因此除了培養運動習慣之外,也要讓自己有更好的抵抗力去對抗病魔。

閱讀更多

病痛不是懲罰,而是祝福!中年後,健康突然亮紅燈的3個自癒處方

tCol 2020-11-06

茱迪斯.歐洛芙

病痛不是懲罰,而是祝福!中年後,健康突然亮紅燈的3個自癒處方

由於我是醫生,人們常常問我:「要維持健康、治癒疾病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我的答案總是「臣服」,這令他們很意外。他們預期的是一般觀念裡較為主動的作為,例如飲食、適當醫療或減少壓力。然而,所有關於療癒的選擇都必須以臣服推動。因為人生必經許多週期,有些興高采烈,有些痛苦,有些健康,有些則否。

閱讀更多

吃多拉多,當心是發炎性腸道疾病!醫師:這9種食物,炎症患者最好少碰

tCol 2020-10-23

照護線上

吃多拉多,當心是發炎性腸道疾病!醫師:這9種食物,炎症患者最好少碰

民眾偏好吃冷食、喝涼飲,容易因為食物保存不佳,急性腸胃炎患者跟著增加,常見上吐下瀉典型症狀,多數患者經休養治療後,約在2-3天內症狀可獲得緩解。面對偶發性腹瀉,容易被認為是一時吃壞肚子不以為意,倘若經常腹瀉、腹痛頻率突增加,甚至伴隨血便、黏液便等症狀,可就不能輕忽,務必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頻尿、夜尿中年女性好發  醫師:間質性膀胱炎,雙管齊下即可回復日常

tCol 2020-10-22

李易紓

頻尿、夜尿中年女性好發 醫師:間質性膀胱炎,雙管齊下即可回復日常

間質性膀胱炎好發中年女性,病因不明,頻尿、尿急、夜尿、下腹疼痛是常見症狀,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苦不堪言。除了生理之外,患者更常因為此疾病,心理被創傷。醫師表示,目前治療方式以手術或玻尿酸療法外,也可以透過中樞神經生理回饋儀器,由心理師教導學習中樞神經放鬆技巧。

閱讀更多

打胰島素後來會洗腎、截肢?醫師:就是要把握「治療時機」,血糖才有機會控制

tCol 2020-10-16

照護線上

打胰島素後來會洗腎、截肢?醫師:就是要把握「治療時機」,血糖才有機會控制

看診後回到家,王先生告訴老婆說:「醫師叫我要開始學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王太太驚呼一聲:「什麼!聽說打胰島素打到後來會去洗腎、截肢耶…」「不是這樣啦!」王先生回答:「衛教師說,要趁現在把血糖控制好,之後才不會搞到腎臟壞掉、或糖尿病足。」「真的嗎?」王太太依舊遲疑著。聽到施打胰島素針劑,總讓患者與家屬有諸多遲疑,究竟胰島素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請控糖專家來解說。

閱讀更多

壓力、睡眠障礙,生活中誘發癲癇的5習慣!醫師:5口訣將發作的危險降至最低

tCol 2020-10-15

林志豪醫師

壓力、睡眠障礙,生活中誘發癲癇的5習慣!醫師:5口訣將發作的危險降至最低

我發現大家對癲癇這個病症存在了一些誤解,我想一一跟大家解釋一下:

閱讀更多

外食久坐族易升糖又代謝不良,每天練一招預防糖尿病上身

tCol 2020-10-15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

外食久坐族易升糖又代謝不良,每天練一招預防糖尿病上身

三高慢性病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人40歲以前就罹患糖尿病,特別是在亞洲,糖尿病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20幾歲的 病友 也不少見。

閱讀更多

面對乳癌不要怕!導演王小棣走過風暴低潮,催生微電影《小豬撲滿計畫》撐病友家庭

tCol 2020-10-13

李易紓

面對乳癌不要怕!導演王小棣走過風暴低潮,催生微電影《小豬撲滿計畫》撐 病友 家庭

曾經走過乳癌衝擊的台灣知名導演王小棣,在國際乳癌關懷月,攜手中華民國乳癌 病友 協會、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以及台灣諾華,發布首支乳癌關懷微電影《小豬撲滿計畫》,溫柔喊話癌友們「面對乳癌不要怕」!早在2001年確診乳癌二期的王小棣說,當得知罹癌時,好像自己和身旁的行人畫了一條界線被孤立,陷入乳癌風暴低潮的她,在家人的鼓勵陪伴下,積極接受治療與改變生活習慣,終於從乳癌畢業。

閱讀更多

預防慢性病、減少癌症風險,也適合糖尿病患者!多吃5種顏色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tCol 2020-10-08

陳偉

預防慢性病、減少癌症風險,也適合糖尿病患者!多吃5種顏色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彩虹飲食法,將蔬果分類成綠、紅、橙黃、紫黑、白5種顏色,他們認為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營養素和對應的保健功效,在預防慢性病、減少腫瘤風險等方面有不錯的效果。而彩虹飲食法同時也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