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病變

顯示第 2913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甲狀腺結節好發女性,健檢發現不用理會?醫師:也有5年後結節變癌症,追蹤很必要!

tCol 2021-03-25

李易紓

甲狀腺結節好發女性,健檢發現不用理會?醫師:也有5年後結節變癌症,追蹤很必要!

甲狀腺是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素來掌管代謝,影響全身器官,而甲狀腺結節則是甲狀腺內腫塊,通常小且無症狀,好發於女性,大多為良性。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永新表示,甲狀腺結節雖然多為良性的,不過仍有少部分患者會變成惡性腫瘤,因此需定期安排追蹤治療。

閱讀更多

看東西有黑影、游離物還突閃光,當心玻璃體剝離!醫:若出現這2種併發症不能輕忽

tCol 2021-03-24

李易紓

看東西有黑影、游離物還突閃光,當心玻璃體剝離!醫:若出現這2種併發症不能輕忽

長時間用手機追劇、滑手機,突然眼睛內側有塊陰影擋住,原本以為是黃斑部 病變 ,但其實是玻璃體剝離!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主治醫師黃哲宏說,玻璃體剝離是玻璃體退化的一個階段,大部分不會影響視力,但也無法復原,若併發粘連牽引時,恐會引發網膜裂孔剝離、玻璃體出血等併發症,也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做對3件事降失智症風險!儲存認知存款增加大腦韌性,即使大腦病變,也可能不發病

tCol 2021-03-23

劉秀枝

做對3件事降失智症風險!儲存認知存款增加大腦韌性,即使大腦 病變 ,也可能不發病

有一回,在一個社團演講「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主題,現場的提問非常踴躍。有位社友問:「我有個住在美國的朋友付費做了檢查,被告知他將來會得阿茲海默症,他非常沮喪。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件事?」

閱讀更多

更年期後容易骨質流失、心血管出問題還變胖!3種飲食習慣調整、減緩更年期症狀發生

tCol 2021-03-23

李易紓

更年期後容易骨質流失、心血管出問題還變胖!3種飲食習慣調整、減緩更年期症狀發生

進入中年後,月經量出現不規則或減少至沒有,就是步入更年期的徵兆,此時期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逐漸減少,可能引起許多的不適,統稱為「更年期症狀」,高醫營養部營養師許玉恒說,面對這些不舒服,可以運用飲食來調整減緩因荷爾蒙減少所造成的身體變化。

閱讀更多

65歲後,平均每12人有1人失智症!不只記性差,醫師:失智症8個警訊愛注意

tCol 2021-03-19

照護線上

65歲後,平均每12人有1人失智症!不只記性差,醫師:失智症8個警訊愛注意

提到失智症,大家最熟悉的是記憶力變差,然而失智症的表現可不只有記性差喔。高雄長庚醫院神經科張雅婷醫師指出,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而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的狀況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每個人的病程不同,有人惡化很快,有人惡化得比較慢,這與不同的疾病、基因、環境、後續照顧及藥物治療都有關係。

閱讀更多

罹癌風險上升123倍!醫師公佈3大口腔癌危險因子:自我檢查有5症狀應盡速就醫

tCol 2021-03-19

NOW健康

罹癌風險上升123倍!醫師公佈3大口腔癌危險因子:自我檢查有5症狀應盡速就醫

引發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平日也可在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如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

閱讀更多

皮膚長斑、有痣甚至腫塊,是皮膚癌前兆?醫:60歲後容易發生,有5種變化特別注意

tCol 2021-03-18

李易紓

皮膚長斑、有痣甚至腫塊,是皮膚癌前兆?醫:60歲後容易發生,有5種變化特別注意

皮膚是最容易觀察的器官,如能注意自己的不正常皮膚表現,就能早期去確認是否為皮膚癌!不過,一般人可能難以清楚分辨皮膚的痣、斑點或是罹患了皮膚癌,醫師說,要特別注意5個皮膚 病變 的可疑徵兆。

閱讀更多

主動脈剝離猝不及防,此項基本功不可輕忽

tCol 2021-03-18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創健陳建志院長

主動脈剝離猝不及防,此項基本功不可輕忽

日前年僅23歲凱渥男模因主動脈剝離導致血管阻塞驟逝,令家人、粉絲悲慟不已。心血管疾病潛藏著突如其來的奪命風險,發生時又快又猛、讓人措手不及。

閱讀更多

又是主動脈剝離》23歲男模張誌軒運動中猝死!醫:有刀割般胸痛等7症狀,立刻送醫

tCol 2021-03-16

李易紓

又是主動脈剝離》23歲男模張誌軒運動中猝死!醫:有刀割般胸痛等7症狀,立刻送醫

23歲凱渥名模張誌軒,在週二(3/16)驚傳猝逝。妹妹透露周一深夜,張誌軒在運動時突然心臟不適,送醫途中已無生命跡象,到院急救無效,醫師判定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

閱讀更多

《癌症真相系列》肺有結節,要馬上開刀嗎?台大名醫陳晉興解析肺癌預防之道

tCol 2021-03-11

鄭閔聲

《癌症真相系列》肺有結節,要馬上開刀嗎?台大名醫陳晉興解析肺癌預防之道

編按: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2018年全球肺癌發生率地圖顯示,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全球肺癌發生率,台灣高居世界第15名、為亞洲第2名。台大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目前已知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是吸菸,然而,台灣有一半的肺癌不是吸菸所引起的,尤其不抽煙女性的肺癌病例還越來越多,用空汙或遺傳也很難完全解釋。如果不能阻止肺癌,就一定要增加第一期、減少第四期,該怎麼做呢?以下是陳晉興副院長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

閱讀更多

3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