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看醫生

顯示第 121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73

85歲不依賴子女,她獨自生活、打高爾夫,跟男人約會!「人會衰弱,但快樂與優雅是自己的堅持」

tCol 2020-01-21

林靜芸

85歲不依賴子女,她獨自生活、打高爾夫,跟男人約會!「人會衰弱,但快樂與優雅是自己的堅持」

年紀大了,以「另一種智慧」來面對人生,日子會比較簡單。

閱讀更多

母親、妹妹都罹癌,確認乳癌的那一天...陶曉清:我一點都不怕死亡,我已經充分地活過了!

tCol 2020-01-16

陶曉清

母親、妹妹都罹癌,確認乳癌的那一天...陶曉清:我一點都不怕死亡,我已經充分地活過了!

當我在深圳擔心是不是有癌症的時候,那一幕聽到大家充滿愛心叫著我名字的畫面,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就一點都不害怕死亡了,我認為我已經充分地活過了。

閱讀更多

如果生命只剩三十天,你會如何度過?每天都當做最後一天,「把握當下」就是幸福

tCol 2019-12-31

邁克‧赫布

如果生命只剩三十天,你會如何度過?每天都當做最後一天,「把握當下」就是幸福

如果你只剩下三十天可活,你會如何度過? 你的最後一天會是什麼樣子? 誰會在你身邊?在這幾個問題所喚起的諸多事情中,或許最重要的感傷的情緒是「你只會死一次」。

閱讀更多

不依賴醫生和藥物!她中年後做對1件事,50多歲沒有慢性病、精神比年輕時更好!

tCol 2019-12-25

小虎文

不依賴醫生和藥物!她中年後做對1件事,50多歲沒有慢性病、精神比年輕時更好!

「女性在更年期後,若有運動傷害會恢復得較慢;所以我會更重視運動課程的設計,要讓每塊肌肉都要運動得到,又要展現力與美,最重要的是『不受傷』」。

閱讀更多

自認身體不舒服,看醫生卻都沒問題?中年人生「心」最累!做對5件事,快樂沒壓力很簡單

tCol 2019-12-19

林靜君談心室

自認身體不舒服, 看醫生 卻都沒問題?中年人生「心」最累!做對5件事,快樂沒壓力很簡單

中年之後,容易覺得身上毛病多、不舒服、一天到晚覺得累、莫名心情低落、緊張焦慮、想東想西不開心、那裡痛這裡痛...總之渾身不對勁!看了醫生、做了檢查,醫生都說沒問題,更惱人的是家人還責怪自己「疑心病」,但身體是自己的,真的就是不舒服,為什麼總是被說沒問題?

閱讀更多

平常身體很好,為何染「流感」卻心臟衰竭?醫師:5種人是高危險群

tCol 2019-12-05

林芷揚

平常身體很好,為何染「流感」卻心臟衰竭?醫師:5種人是高危險群

編按:媒體報導,藝人郭彥甫日前因流感併發心內膜炎,在搭乘班機飛往美國的途中,突然心臟疼痛,抵達美國後緊急就醫,醫師說如果再晚兩個小時恐怕就來不及了,所幸治療之後已平安出院。目前已經進入流感季節,流感引起的併發症中,與心臟有關的還有「心肌炎」,以下為國內真實案例與醫師說明,提醒民眾提高警覺。(20191211更新)

閱讀更多

把家搬上山,大小病不藥而癒!他們開民宿圓農夫夢、年年出國玩:把「興趣」融入退休最棒

tCol 2019-12-03

呂揚

把家搬上山,大小病不藥而癒!他們開民宿圓農夫夢、年年出國玩:把「興趣」融入退休最棒

72歲的陳金泉,自64歲退休後,便與妻子廖英智搬到山區,夫妻倆一起開民宿、用有機法養殖雞隻和種植蔬菜,過起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不但圓了自己的農夫夢,還意外重新收穫了健康!

閱讀更多

子女陪同看病,醫生問診不問我,反而只問孩子!年紀大了想受人尊敬,這樣做活出優雅人生下半場

tCol 2019-11-21

揚生慈善基金會

子女陪同看病,醫生問診不問我,反而只問孩子!年紀大了想受人尊敬,這樣做活出優雅人生下半場

和幾位朋友聊天。立倫有點不平地說,他發現社會上歧視老人的觀念愈來愈嚴重,他舉例說,我去看病時如果有子女陪,醫生都是對著子女問問題, 有些問題子女也不清楚,還是得問我,我回答了之後,下個問題醫生又對著子女問,讓我覺得不受尊重。

閱讀更多

接受精準性放療,五旬男順利抗肝癌 「把身體養好,就是對父母的孝順」

tCol 2019-11-18

林芷揚

接受精準性放療,五旬男順利抗肝癌 「把身體養好,就是對父母的孝順」

家住彰化縣的57歲翁先生,三年前因反胃、嘔吐,就醫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7公分腫瘤,沒想到進行化療之後,腫瘤反而增大變成9公分。最後,他靠著「立體定位放療」治療,腫瘤完全消失,目前已追蹤2年,肝腫瘤都沒有復發。

閱讀更多

老公年輕時意氣風發,生病後失禁又不洗澡...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無常,其實才是日常

tCol 2019-10-28

吳錫昌正念照護講師

老公年輕時意氣風發,生病後失禁又不洗澡...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無常,其實才是日常

正念教給照護者的第一件事,是去明辨我們的內心與情緒不能明白的真理:我們總以為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它們要消失時,心中產生很多不捨,甚或憤怒感,自己的東西被偷走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