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眼睛

顯示第 8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給家長的一封信:希望孩子晚上睡得香甜,早上張開眼睛就能起床,笑容滿面、活力充沛,才最重要

tCol 2024-04-15

成田奈緒子

給家長的一封信:希望孩子晚上睡得香甜,早上張開 眼睛 就能起床,笑容滿面、活力充沛,才最重要

小武是個獨生子,父親是研究員,母親則是醫療專業人員。他從兩歲開始上幼兒體操教室,三歲開始進行幼兒學習和彈鋼琴,接著又去上英語會話班,他每一項都做得很開心,連老師都稱讚他「有才華」。由於他本人並不排斥,父母也對他寄予厚望,所以父母也馬不停蹄地每週接送他去上六堂才藝課。

閱讀更多

在外租屋1年花掉42萬,為何兒子不肯回家住?專家點破退休思維:「能省就省」可能會害你省掉未來

tCol 2024-04-05

洪雪珍

在外租屋1年花掉42萬,為何兒子不肯回家住?專家點破退休思維:「能省就省」可能會害你省掉未來

近幾年,新聞不斷報導,房租不斷緩步上升,尤其是雙北鄰近捷運站或辦公區的地段。這個消息,讓我的朋友明芬特別緊張,一直唸著要兩個兒子都回家裡住,原因是:「為了省錢!」

閱讀更多

如果你討厭借錢給別人,為什麼會把錢存進銀行?一觀念劃分「有錢人與窮人」的分水嶺

tCol 2024-03-28

泉正人

如果你討厭借錢給別人,為什麼會把錢存進銀行?一觀念劃分「有錢人與窮人」的分水嶺

「不過,這裡就是劃分有錢人與窮人的分水嶺」老人深吸一口氣以後,開始講他要講的話。

閱讀更多

青少年常在課堂上暴走?5方法讓孩子學習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

tCol 2024-03-26

林維信

青少年常在課堂上暴走?5方法讓孩子學習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

阿強是個一生氣就容易暴走的少年。據老師轉述,只要他跟同學發生口角,他就會想打對方,而通常那時他已經氣瘋了,即使老師出面喝止也沒用。阿強曾經因為出手過重,把同學的眼鏡打碎。碎裂的眼鏡割傷同學的眼角,對方家長揚言要提告。

閱讀更多

慶幸50後才懂「重男輕女」4個字!她感嘆:爸媽把2棟房送給兒子,幸運的是他們把自己送給了我

tCol 2024-03-13

邱瀟君

慶幸50後才懂「重男輕女」4個字!她感嘆:爸媽把2棟房送給兒子,幸運的是他們把自己送給了我

大學剛畢業的女生,身上帶著借來的2500美元(編按約新台幣8萬元),飛離松山機場。美國,成為她的第2個家,然而這個家並不總是溫暖。她在中餐廳打工,到職訓中心受訓,在艱困的職場遭受種族歧視的對待。但她的精明、幹勁,還有說不出的直覺,讓她創造出別開生面的華裔奮鬥故事。她當了百科全書銷售員,第一年就成為全年銷售200套以上的「大英百科全書之后」。她經營洗衣店,後來做起了房地產放貸的生意,又身兼包租婆和保險調查員。現在她是一間房地產投資公司的老闆,在美國擁有36棟建築,100個單位的房產。喔對了,還有2個常春藤名校畢業的寶貝女兒。

閱讀更多

母親與丈夫接連一週去世,她3年後終於走進書房!遺物不只是物品,而是一起生活的回憶

tCol 2024-03-08

廖心筠

母親與丈夫接連一週去世,她3年後終於走進書房!遺物不只是物品,而是一起生活的回憶

每次到府整理遺物,我們看見的不只是物品,而是一家人共同生活的畫面。說到底,我們整理的不只是物品,而是一段回憶。唯有願意鬆手,和過去好聚好散,才能敞開雙手擁抱未來。

閱讀更多

對抗惡視力!治療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與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tCol 2024-03-08

照護線上

對抗惡視力!治療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與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閱讀更多

不是子女均分遺產就公平!給全天下父母忠告:把錢留給照顧你、最孝順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公平」

tCol 2024-03-05

高愛倫

不是子女均分遺產就公平!給全天下父母忠告:把錢留給照顧你、最孝順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公平」

法律上說子女均分遺產是合情合理合法,但是,爸媽們,別犯傻,在繼承日來臨前,自己就要做妥善安排。

閱讀更多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tCol 2024-03-04

陳亭均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閱讀更多

人習慣以自己為中心思考、判斷事物!面對利害得失,還抱持像哥白尼那樣的想法,可說是非常了不起

tCol 2024-02-29

吉野源三郎

人習慣以自己為中心思考、判斷事物!面對利害得失,還抱持像哥白尼那樣的想法,可說是非常了不起

這件事發生於去年十月某天下午,當時小哥白尼就讀一年級,他和舅舅一起站在銀座某家百貨公司頂樓。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