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馬汀.塞利格曼
快樂的人有比較大的 社交圈 ,而社交網絡的大小又跟老年的健康很有關係。憂愁的人可能想要朋友,但是朋友卻不喜歡憂愁的人,悲觀者的寂寞可能是走向疾病的路徑。
閱讀更多
2019-12-17
老黑看世界
不知你有沒這樣經驗?同學朋友經常利用其中有人從國外回台時聚會,形成的結果是住得越遠碰面次數越多,住在同城一年見不到一次倒是常事,說明重點不是地理距離,是心理距離。
閱讀更多
2019-10-23
彭芃萱
侯勝欽41歲就賺到下半輩子無憂無慮的財富,因而走進宗教,潛心修行。他說自己已經參透人生的奧妙,「很多事情有定數,要放下,不要執著。」沒想到,54歲那年,卻決定重出江湖,再度創業,「我覺得自己還年輕,還可以再做一些事情,去圓自己年輕時的夢想。」
閱讀更多
2019-09-25
黃亞琪
宛如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反覆地將巨石推向山頂,到達頂峰時又滾回山下,如此永無止境重複下去⋯⋯,看不到盡頭的疲憊,是照護家庭裡熟悉的景象。
閱讀更多
2019-07-16
廖慧淑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身體會出現不適症狀,這時通常也是面臨空巢期的階段。再加上如果是單親家庭,單親媽媽大多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跟雛鳥一樣出外求學、工作或成家立業,家就像雛鳥離去的鳥巢一樣,只剩一個人孤伶伶,彷彿是「空巢」。
閱讀更多
2019-05-22
林靜君談心室
「犧牲享受」是宗教式理想道德情懷,但如果是「享受犧牲」則要小心變成心理疾病!
閱讀更多
2019-05-03
豌豆老公主和歪嘴雞
提早退休其實是個不太容易達成的目標,但也不用把目標定的太遠大,不必期望30多歲就能功成身退,就算55歲退休也是比法定年齡提早了許多。
閱讀更多
2019-04-09
彭芃萱
6年級的Amy和馬來西亞籍的先生JC,2016年環遊世界101天,只差南極和南美沒去,她笑道:「我完成了人生的一個壯舉。」回台後,先生辭去竹科爆肝工程師工作,她以自己喜愛的郵輪及熟齡遊學為主題,撰寫部落格,並經營臉書,擁有一票粉絲。現在還辦起熟齡遊學團及郵輪之旅,退休後他們忙到24小時不夠用,生活非常充實且忙碌。
閱讀更多
2019-02-20
林靜君談心室
「不管幾歲,在爸媽的眼中你永遠是個小孩」。乍聽之下,這句話充滿甜蜜寵溺的愛意,但再仔細一想似乎沒有那麼簡單,有時它更像是魔咒,牢牢封印在子女的身上。
閱讀更多
6/ 7
第 6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