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
喬許.布朗, 布萊恩.波提諾
摩根.豪瑟是協和基金合夥人,曾是財經網站「萬里富」與《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著有全球暢銷書《致富心態》。他分享自己在做私人的財務決定時,不是拿出試算表或教科書照本宣科,而是和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投資目標也不是最大化投資報酬率,而是將配偶或孩子感到失望的機率最小化。
閱讀更多
2022-07-15
理查‧菲利
投資小白都聽過指數化投資產品的好,但若是買了指數型基金、ETF卻用錯投資 策略 ,在市場上積極買進賣出,小心最後可能反而虧大了!《被動投資學》的作者理查‧菲利(Richard A. Ferri)就指出,投資人最能獲利的投資方法,除了選擇約翰.柏格的指數型基金,最重要的是要以固定性被動的資產配置,也就是以買進、持有、再平衡的方式,才能真正用最低成本穩定獲利賺到錢!
閱讀更多
2022-07-15
今周學堂
錢夠用就好。退休前要好好工作賺取資本,學習投資理財而致富。不懂的東西不要亂投資, 投資要量力而為不要想一夜致富。退休後,財務上要保守應對。終身學習是關 鍵,培養帶著走的能力,人生才會多采多姿。
閱讀更多
2022-07-06
撰文‧譚偉晟 研究員‧黃浩珉
儘管新冠疫情逐漸降溫,台灣生技產業卻依舊繼續向上,在生技市值創下歷史新高的背後,新藥研發、藥品製造成為關鍵力量,藥華藥、合一兩屆生技股王如何開創巔峰?疫情後下一波生技的新機會又在哪裡?《今周刊》生技100大報告將為你全盤解析。
閱讀更多
2022-07-01
林恩如
「『跌得越深,就要蹲得越低』,每一次的失敗都是累積經驗值,曾數次在股海中大起大落的我,在最後一次慘賠之際,決定重新檢視每一個交易環節,記得當時每天睡不到3小時,靠著手繪K線圖,研究台股歷年走勢,終於打造屬於自己的『超簡單投資法』,重新出發之後,不再整天盯盤,就能輕鬆獲利。」
閱讀更多
2022-06-23
聯合報 文/邱智慧
財富傳承是長輩留給晚輩的愛,但不少人卻忽略傳承必經的細節「繳稅」,像是贈與稅、遺產稅等。資產的總額,會影響稅負的多寡,暖男律師、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透露,在做財富傳承時,透過事前計算就可以略知需繳多少稅,用對 策略 ,更有機會讓自己或子女免繳稅!
閱讀更多
2022-06-23
吳欣龍
本節筆者提供在執行業期間所親手經歷處理過的幾個比較重大的案例,供各位參考,以免犯了相同的錯誤。
閱讀更多
2022-06-21
艾蜜莉-自由之路
趁著假期,回家和家人聚餐也放鬆一下,不過依然躲不過親戚,被抓去聊了一些股票問題,「最近我看存股很熱門耶~手邊正好有些閒錢,上個月就花了50%的資金來小試一下,妳幫我看一下這檔股票好不好?」親戚打開持股明細遞給我她的手機。
閱讀更多
2022-06-21
今周學堂 陳若雲
55歲開始,我花五年來為退休理財,從原本月領勞退3萬,變成一個月有5萬元現金流,重點是我已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懶人理財法,60歲後開始過著半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6-16
彭蕙珍
身為一般上班族,如何兼顧工作和投資理財,並賺到退休金?70年次的林威岐從高中時就開始投資,出社會後靠著自己研究的股市操作方法開始獲利,32歲就擁1000萬元。在30歲那年,買進一間20多坪、550萬元中古屋(自備款100多萬)自住。婚後,他將生活重心放在工作及家庭,每年找到5%~6%的投資標的。他表示,這樣的方式看起來慢,但其實很穩,尤其在空頭的時候,每年仍能達到投資目標,「以100萬元來說,殖利率5%~6%,用複利去滾,12年就翻倍。」今年42歲的他計劃存到3000萬元退休金。
閱讀更多
19/ 30
第 1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