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父親走的那一刻,醫院讓我親手拔掉呼吸器,一拔,父親的牙齒頓時全崩掉了下來;他身上裝滿管子留下的孔洞,我一針針地縫著,我心痛地問自己,為什麼不讓父親在家中安寧地走?至少有尊嚴多了!」回想起父親痛苦的離世,衛福部長陳時中吐露深埋內心多年心聲,眼眶泛淚盡是滿滿不捨。
閱讀更多
2020-05-20
傅恪恩
40歲的老夏當房東有5、6年的時間,雖然租房經驗稱不上多豐富,但比起一般人,他自認自己還是有點看人的眼光。但也就是這樣一個老夏,談起最近新搬進的房客,卻是一臉愁眉不展,有苦難言,他懊悔地抓頭吶喊「我明明都知道有問題,怎麼還會犯這種錯呢~」
閱讀更多
2020-05-1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在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大爆發的這幾個月,大多數的人即使沒有被政府要求在家自主管理,也會對於和好友相聚採取比較節制的態度,臉書上就少了好多與人聚餐或出國旅行的分享。在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的此刻,其實何嘗不是給了大家一個學習「如何與自己相處」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適時對外舉手求援,並非懦弱的行為,而是開放機會,讓大家可以一起參與照護長輩,並在這個經驗中學習。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媽媽第二次中風住院的那七天,給我帶來深刻的省思,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很不容易,但必須開始。從前的我,是為她而活;此後的我,是為自己而活。
閱讀更多
2020-03-27
雪兒Cher
老實說,年輕時沒想過過了35歲,這把年紀還是單身一個人,此時終結了20幾歲不切實際的幻想,退卻了跨入30歲初老的恐慌,就準備踏入40這個關卡,以前會很期待有人來終結單身,隨著時間,慢慢不期待非要有一個人牽著雙手過完 終老 ,不小心適應「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的想法。
閱讀更多
2020-01-16
小虎文
將要退休時,我想自己還那麼有能力,真的就要退休了嗎?所以在還沒正式退休前,我就考了服務證照,等到從公司退休後,就馬上擔任社區管理總幹事,後來又到朋友公司做管理工作。我覺得我的『殘餘價值』要好好用完,而且同時又有一筆收入,來緩解退休後的金錢壓力。
閱讀更多
2019-12-12
顧浩然
當我們願意把對方或自己當成一個人,而不是某個「身份」或「角色」,或許,我們就有機會不再被對這些身份或角色的期待給困住了,也就有機會釋懷了。
閱讀更多
2019-11-16
林靜君談心室
很多人喜歡說,等我有錢了以後,我就......。等我退休了以後,我就......。等孩子長大了以後,我就......。這個「等以後怎麼樣,我就要怎麼樣」的句型,乍聽之下好像煞有那麼一回事,但是人生能有多少個「以後」呢?
閱讀更多
7/ 10
第 7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