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
小虎文
「林杰樑醫師被稱為『俠醫』,黃勝堅醫師則叫我『怪俠』,我覺得蠻會形容的。」許禮安自己笑稱,24小時不關機的習慣,是從急診室開始,最久還可以追溯到「B.B CALL」時期,他已經有不關機的習慣。「我隨叫隨醒,在半夜接電話能迅速回應問題。」
閱讀更多
2019-09-0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新聞中常看到父母贈與、分配財產給子女後,子女反悔曾經對父母的奉養承諾,導致父母贈與、分配財產後需要用錢,因而不得不向子女提告要求撤銷贈與取回財產的案例。
閱讀更多
2019-08-20
呂秋遠
明明身上還有些老本,但就是想要攢下來給孩子,生怕他們往後受苦,索性就讓自己受苦,該花的不花,不該花的更不花,變成了孩子口中的吝嗇長輩。請對自己好一點,因為來日無多了...。
閱讀更多
2019-07-30
洛桑加參醫師
人活著這一生不過幾十年,何不好好愛自己一場?若從50到80歲,生命只剩一萬天多一點,你真的不好好愛自己嗎?
閱讀更多
2019-07-25
劉家成醫師
昨天我逛臉書看到這篇報導《醫師沒有「順便回答一下」的 義務 !有病掛號,才是尊重專業》,裡面提到了幾段話讓我很有感。
閱讀更多
2019-07-08
愛長照
準婆婆似乎仍然沒有意識到未來的長照問題。很多媳婦熬成婆之後,好像都忘了會有老到走不動的一天,把可能會「長照」你的媳婦看成「天敵」。
閱讀更多
2019-05-31
吳鴻麟
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雖然算是好事一樁,但增加的壽命卻大多是在看病、求診或住院中度過,從前述衛福部公布的各項醫療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慢性疾病或家族遺傳性疾病,將是高齡者醫療就診及住院頻率最高,且將來醫療負擔最多的項目。
閱讀更多
2019-05-28
平山亮
負責照料高齡父母的必然率之所以提高,與「有沒有配偶及姊妹」、「在手足當中與父母的物理距離是不是最近」等變數,幾乎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那麼,有手足、已婚、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兒子,就不會成為照顧者嗎?
閱讀更多
2019-05-20
郭依瑄
「『退休』這個觀念已經退休了!」作家洪雪珍提醒,「壽命延長,將來的人很可能要工作到78歲,但台灣的平均退休年齡大約是58歲,這空出的20年,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無論留在職場打拼還是選擇退休,當別人不再需要自己的時候,請不要從自己的人生退休。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