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洪雪珍
2萬5千元要養一家三口,我心裡暗叫一聲,這麼厲害,怎麼養得起的?但是我更多不解的是,她媽媽46歲、她姊姊27歲,不能去找工作嗎?(原文刊載於2019/07/12,更新於2022/12/7)
閱讀更多
2022-12-07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我整整抖了兩天,不是因為酒精、咖啡的戒斷症狀,而是來自內心深處升起的恐懼,這是我剛發現鼻咽癌第四期時的心情。「鼻咽癌四期,腫瘤已侵犯到大腦。」當下真的只有「傻眼」可以形容。鼻咽癌從發現到治療的進程速度非常快,因為無法開刀,治療方式只能選擇放療加上化療,距離確診到開始療程,僅僅只有兩週的時間。
閱讀更多
2022-12-06
104高年級
16歲踏入 職場 ,25歲存到人生第一桶金。秉持著對自己嚴苛要求的鐵血紀律,她連續記帳23年、存薪50%,除了精明理財之外,她也曾走過百岳、長征西班牙朝聖之路健行800公里,退休的11年不間斷的體能訓練,讓今年54歲的粉圓妹,仍然神彩奕奕,建立鮮明的個人品牌,持續寫下精彩的人生故事。
閱讀更多
2022-12-02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6
Q:我是文芬,今年59歲,老公61歲,有位獨生女33歲,她在大企業上班,收入還算安定,自己在公司附近租屋住。我覺得她差不多該找對象了,但她說不喜歡小孩,一點也不想生孩子,如果結婚對男方過意不去,而孩子若給她這樣討厭孩子的母親扶養非常可憐,因此沒有結婚念頭。她下班後總是一個人,問她為何不跟其他同事或朋友聚會、出遊?她說自己從小學到高中都因人際關係搞得疲憊,不想積極交朋友。回想起來女兒大學時雖然有朋友,但從沒出現一群人開心大笑的場景,也很少看到她跟別人打電話聊天,我實在不知該如何開口跟她談這件事?看她每天不開心,臉上鮮有笑容,好像所有事全都自己扛起來,不跟別人訴說,喜怒哀樂都逐漸稀薄化。即使薪水、年終獎金進帳也不會特別開心,也不大花錢,說是為了今後人生不能不節省、存錢,一點也不想用在玩樂上。不旅行、也不添購衣物或吃美食,對於快樂開心的事都躲得遠遠的!像我們聚餐,她吃東西也讓人覺得是為了活下去才吃,無法享受吃喝本身的快樂,做什麼都是不得已,作為母親的我,看了覺得很心疼。她的人生還很長,我希望她能積極享受人生,每天都開心過日子,但不知該從哪裡勸起,才能讓女兒變開朗、多跟人來往,即使吵架也可以,別跟所有人保持距離地生活。如果可能,還是希望她能結婚,不要孤零零地一個人,否則我連死都無法安心,覺得必須活得比她久,才不會讓她獨自活著!一個人能活得很好也罷,但作為父母,還是期待她有人相伴,才不寂寞,而且我的朋友們都抱孫了,讓我去參加同學會也感覺很不是滋味!
閱讀更多
2022-11-22
莊宜芳醫師
王阿姨未婚,擔任服飾業零售員多年,來到我的門診是因為最近退休,居然開始有了失眠與恐慌的困擾。「我本來想退休能夠享清福,不用每天早起,可以睡到自然醒。頭一兩天很開心,覺得不用去上班好輕鬆,結果第三天開始恐慌了,一整天不知道該做什麼,到了晚上居然睡不著…。」
閱讀更多
2022-11-22
林達宏
在我的許多課程跟演講中,不乏一些事業有成、飛黃騰達,大家口中的有錢人來到我的課程中。我常會問這些人一句話:「你快樂嗎?」他們的回答通常是:「達宏老師,開什麼玩笑,當然不快樂!」
閱讀更多
2022-11-18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5
Q:我是惠英,今年59歲,丈夫在10年前去世,我31歲的獨子要結婚,雖然該高興,但因為媳婦繼承了房產,婚後兒子要搬過去,以後家裡就剩我一個人孤零零,想到都要流淚。媳婦邀我跟他們同住,我很想答應,但朋友都勸我千萬別同居,覺得一旦一起住,就會出現許多生活上的歧異,分開住才能維持好關係。但我相信自己不會斤斤計較,有決心可以付出最大忍耐,難道這樣也不能跟兒媳同住嗎?現在住家離兒媳住處約40分鐘車程,我想1天住那裡,1天回自己住處,這樣兒媳也有自己的空間。其實我想要的,只是兒子下班時能像現在一樣打聲招呼,或許一起吃飯、聊幾句話,當然也包括媳婦一起。如果能隔天住在一起,我就能隨時看到兒子,這樣應該不過分吧!我知道老後日子很長,最近也積極去上些繪畫、園藝課程,但想到若無法跟兒媳同住,心情就沉重,上課也不專心。朋友要我養狗、養貓,但我想要的是每天跟我說話、生活的兒子!我承認對兒子依賴很深,但我願意為此付出代價,否則太寂寞了!婆媳同居大多不圓滿,但我只要看得到兒子就能忍受一切,如果現在不接受媳婦好意,以後更不可能同住了。我兒子很孝順,媳婦看起來也不錯,同住應該可以圓滿生活,難道還是不行嗎?
閱讀更多
2022-11-14
蔡碧月
如果可以提早退休,你想做什麼?63歲的Denny已經退休7年,從退休第一年起,就帶著當時高齡近90歲父母到處旅遊,決心趁他們還能夠活動時,當他們愛的志工,「在我設計的第三人生裡,追求的不只有個人圓夢,還包括親密的人,因為你所愛的人不圓滿,你也不會圓滿。」
閱讀更多
2022-11-08
嫺人
回想起來,為什麼我剛退休的頭2、3年對於退休準備金會有高度的緊張感,是因為我雖然有理財的習慣,但有4件關鍵的事我從來沒有具體思考過: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