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林芷揚
骨質疏鬆症堪稱我國老年人的頭號隱形殺手。由於骨鬆平時沒有明顯病徵,但是一旦發生好發於手腕、髖部、脊椎的骨鬆性骨折,就會導致嚴重疼痛不適,以及自我照顧能力下降。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別忘了加強運動、補鈣、曬太陽,遠離骨質疏鬆威脅。
閱讀更多
2020-06-23
林芷揚
得舒飲食(DASH Diet)是地中海飲食之外,另一種廣泛受到推崇的健康飲食方式,最初設計是針對高血壓或高血壓前期病人的飲食法,但許多實證研究指出,得舒飲食也可以應用在控制血糖、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閱讀更多
2020-05-25
郭美懿
「到了這個年紀,好的、糟糕的事情都經歷過了,我現在想要的是時間上的自由,還有健康的身體,要不然有錢也無法到處去。」48歲的柳吉遠曾是擁有8間店的服飾商,與太太一起打拼事業,卻因長期工作壓力與生活失衡,讓夫妻倆渾身都是病。7年前,太太Gina(陳蘚釀)罹患橋本氏甲狀腺炎,才讓他們學會放下,不再執著於財富得失,更透過運動與飲食控制找回健康,重新獲得人生的掌控權。
閱讀更多
2020-05-21
小虎文
要先有「 肌力 」與「體能」,再去發展其他項目才會變好。就算是爬山、跑步、游泳,看似簡單的運動,也需要有相對的肌肉量,退休後才能長期維持興趣,快樂地度過熟齡後的人生。
閱讀更多
2020-05-06
林芷揚
許多更年期或停經後的女性都有漏尿的困擾。根據統計,超過70歲的女性,大約有1/4的人會有俗稱「膀胱無力」進而漏尿的情況產生,比同年齡的男性高出2~3倍之多。除了漏尿之外,高齡女性還常有其他排尿障礙,像是頻尿、排尿困難、排尿疼痛等,與一般人認為排尿障礙是男性專屬的認知有所不同。
閱讀更多
2020-04-15
林芷揚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多數無明顯症狀,易被忽略,尤其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也容易有肌少症。大約在40歲後,肌肉流失也會逐漸增加。提醒民眾從日常飲食和運動加強保養,並定期追蹤骨質密度,提前預防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
閱讀更多
2020-04-02
林靜芸
外子是心臟外科醫師,專長心臟瓣膜修補。開完刀,他習慣留在加護病房照護病人至狀況穩定。因此他下班回家的時間,可能是凌晨,或是數天之後。作為他的太太,我知道手術是救命的事,也許自己也是外科醫師,了解手術難免有風險,每遇丈夫沒有回來的日子,我常忍不住胡思亂想,經常食不知味,睡夢中也擔驚受怕。
閱讀更多
2020-04-01
華人健康網
久坐不動心臟無力,頭昏腦脹,且小腿要嘛老是「冒青筋」,要嘛總是鬧水腫,該怎麼辦?許多人的第一做法就是「問古歌(google)」,再從運動、按摩和飲食等方法中篩選出自己喜歡的去試試看,但中醫師表示,養生其實可以更簡單,平日常常「墊腳尖」就能一次解決上述煩惱,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
閱讀更多
2020-02-28
林芷揚
乘上吉普車,勇闖非洲野生動物天堂!80公分近距離觀察獅子,放眼望去盡是犀牛、羚羊、斑馬、長頸鹿,還有母象帶小象,甚至能親眼見到身穿一席金黃外衣的漂亮獵豹…這不是動物星球頻道,而是桂冠實業董事長王正明眼中真實的南非大草原!本就喜愛動物的王正明,終於在去年實現探訪野生動物的夢想,非洲大地的生命力在他眼前活靈活現,映入眼簾的不再是電視機畫面,而是真實的生態現場,震撼人心。「那裡的動物不太怕人,我們就坐在吉普車上看,最近的一次是有隻獅子距離車子只有80公分!」
閱讀更多
2020-02-25
陳婉箐
寒氣會影響體溫,尤其冷空氣挾帶風勢,對人體的威脅更大;除了外在風寒影響,常喝冷飲、吃生冷食物,也會讓口腔及呼吸道直接接觸寒氣,誘發氣喘、咳嗽、過敏等呼吸道症狀。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